第(2/3)頁 但是官學和私學又不沖突,大不了上完官學,再回家‘補課’不就好了。 “至于剩下的名額,凡我諸夏人,不論國家,不論年齡,不論男女,只要通過各個分院的考核,皆可入學。”趙括鄭重的說道。 幾位大臣聽到不論男女的時候眉頭一皺,不過都沒有出言反駁。 反正還要通過各個分院的考核才能入學,至于考核誰說了算,還不是他們,考核的時候不將女子放過去不就行了。 沒有必要現在提出反對。 “各個學院的祭酒都請來了嗎?”趙括看向孔斌和孔穿。 沒辦法,他們孔家面子大,雖然還沒到后來代代衍圣公的地步,但影響力也稱得上無與倫比,各行各界,各國各家,都有來往。 不管是隱居深山里的老頭,或者不問世事的家族,比如師家、楊朱學派的楊家等等,他們都能聯系到。 當年楊朱學派與墨家齊驅并駕,號稱天下兩大顯學,甚至還要壓過法家和墨家,孟子曾言‘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于楊,即歸墨。’ 由此可見兩大學派之昌盛。 不過楊朱學派因為思想太過‘為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孟子形容其‘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肯干。 這樣的學派注定不被統治者所喜,最后終究被墨家淘汰,掃入歷史的塵埃之中,如今只剩下以詹何為代表的寥寥數人還在修習。 趙括作為趙國國君,自然也不會喜歡這種學說。 但是話說回來,諸子百家中哪個又沒有缺陷呢?哪個又為統治者所喜呢? 當他們選擇堅持自己的時候,注定遭受打壓。當他們選擇媚上迎合的時候,注定淪為工具。 法家為了迎合統治者,最后釀成秦國的暴政。 儒家為了迎合統治者,最后變成臭不可聞的腐儒。 當年他們也曾意氣風發,也曾夢想著要改變世界,創建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最后終究沉淪于現實的泥潭中,腐朽、腐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