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王真是深得我儒家的仁義。”孔穿敬佩地說道。 “仁義不仁義和儒家有啥關系,說的好像其他百家就不仁不義一樣。”趙括心中一陣腹誹。 最近聚到邯鄲的儒家越來越多,孔穿底氣也越來越足,走路都帶風了,見到荀子也不繞著走了。 而且這段時間不斷有人挑戰荀子,雖然都敗了,但是荀子也有些吃不消了,人多了總有那么一兩個角度刁鉆的,任誰也經不起這么一番狂轟亂炸。 不過現在出手的基本上都是中晚輩,真正的大老還在等著時機,甚至有人想踩著荀子上位。 趙括準備將公孫龍召回來壓一下孔穿,不過話說回來,荀子也噴過公孫龍。 公孫龍回來之后還不知道幫誰呢! “草民拜謝大王。”歐冶壽感激地說道。 “草民拜謝大王。”所有船匠和水手紛紛行禮。 他們迫于越王的命令,只身來到趙國,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遠在越地的親人,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更不敢逃回去。 因為逃回去如果被抓到,全家都會被處死。 他們本來已經認命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沒有人會把一個平民的死活放在眼里。 誰曾想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趙王,竟然愿意花冤枉錢幫他們把親人接過來。 這群越人第一次對這個陌生的國家有了一絲歸屬感…… “你們以后就是我趙人了,那你們的家人自然也是我趙人,本王身為趙國國君,哪有讓我趙國同胞流落在外的道理。”趙括扶起歐冶壽,笑著說道。 “吾等以后必會好好成為一名趙人。”歐冶壽鄭重地說道。 “大家以后就安心住在趙國,有什么要求盡管提,本王不能保證全部滿足,但是只要不過分,絕對會盡力滿足。”趙括笑著說道。 “吾等并無其他要求,只是大王招我們來,必然是想讓我們造船,所以還請大王能夠給我們一些錢財和物資,建造一個造船廠。”歐冶壽說道。 趙括這才想起趙國現在連造船廠都沒有,他看了一眼孔斌,孔斌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說道:“這件事就交給臣了。” “好。其他事情等明日再說,大家先上車,本王已經在宮中設宴。”趙括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對常陽說道,“越使請,我們入宮詳談。” 一行人登上馬車,朝邯鄲駛去。 “君子,請。”一名侍衛走到歐冶壽面前,伸手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