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尊先王之法”, “法堯舜”,豈不是可笑?簡直就是 “呼先王以欺愚者。”荀子現在便是用孔孟之道反擊孔穿,猶如當年公孫龍用孔子的話反擊孔穿一樣。 “……”孔穿頓時啞口無言。他可以反駁荀子,說荀子是錯的,卻不能說孔孟說的是錯的,因為他學的便是孔孟之道。 “呵呵!”荀子冷笑兩聲,連祖先都不敢反對,如何超越祖先?若是不能超越祖先,這樣的學派,這樣的家族談何進步? 若是不能進步,即便是再興盛的家族最后也只會淪為孔子的恥辱,為孔子蒙羞。 “孔穿先生可知孔子為何如此推崇周禮?”荀子繼續說道。 “老祖宗曾言,‘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又言‘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老祖宗推崇周禮。”孔穿俯身說道,不是因為尊重荀子,而是因為尊重孔子。 “既然如此,那孔子為何要在周禮的基礎上,提出 “仁”?”荀子夾了一片菜葉子放入嘴中,咽下去之后,方才說道。 “仁者,禮之本也。老祖宗曾言, “仁而不仁,如禮何?仁而不仁,如樂何?”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穿昂首說道。 “錯。”荀子大聲說道, “因為周禮相對于夏禮、殷禮而言,最為完善,最為先進,最適合這個時代。因為適合‘今用之。’所以孔子才選擇周禮。” “但是!周禮的先進是八百年前的先進,而不是現在的先進!沒有任何一種制度能夠先進三百年,五百年……甚至到了八百年以后依然先進。” “孔子在推崇周禮的過程中,發現了周禮的不足,為了更加符合當時的時代,進行了變革,提出了‘仁’,之后孟子提出了‘義’。但是……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孔子的禮放到今天就是落后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