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牧可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一路銜尾追殺五十余里,斬首五千有余,重創劇辛,直到卿秦率領大軍支援過來,李牧才一身是血的撤了回來。 “李伯多謝將軍相助,將軍請。”李伯親自出城迎接李牧,心中非常高興,甚至要為李牧牽馬執鞭。 李牧剛一到來便擊退燕軍,至少他這個郡守之位是保住了。 說實話,作為邊郡郡守,李伯自己其實也懂兵事,但是這些年趙國連年大戰,多次征發壯丁。代郡又是兩面環地,北面匈奴、東胡,東面燕國都要防守。 代郡實在是沒人了。 即便他得知燕軍進攻之后,立刻征發士卒,也僅僅征發到一萬多人,而且老的老小的小,戰斗力可以說約等于零。 畢竟不是誰都能帶著一群垃圾兵打出天胡的。 李伯只能選擇固城防守,等待援軍。 “牧不敢當,郡守請。”李牧連忙翻身下馬。 兩人回到城中,李伯立刻安排酒菜,安置趕來的趙軍。 酒足飯飽之后,李牧和李伯來到郡守府,商議反攻燕軍的事情。 “城中現在還有多少壯丁?”李牧問道。 “代郡凋敝,老夫拼盡全力也只征到一萬六千多的壯丁,其中大部分都是十八歲以下的和五十五歲以上的,很難形成有效的戰斗力。”李伯嘆了一口氣,搖著頭說道。 代城兩面靠山,一面環河,易守難攻。如果城內有兵有糧,別說燕軍只是十萬大軍,就算二十萬大軍也打不下來。 但是現在代郡實在困難,既沒有士兵,糧食也不是特別充足,李伯實在無能為力。 “加上我帶來的一萬大軍,防守足夠了。后面還有四萬大軍趕來,等他們到達,就是反攻的時候。不過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打敗燕軍,而是必須以最小的損失擊潰燕軍,然后支援大王。”李牧說道。 趙國現在四面受敵,李牧所面臨的這一支燕軍是趙國最弱的敵人,他怎么可能僅僅滿足于防守住! “李將軍直接吩咐便是,我代郡上上下下全部聽從將軍調遣。”李伯立刻抱拳,鄭重的說道。 雖然李牧很年輕,但是李伯并沒有看輕他的想法,從剛剛大敗燕國名將劇辛來看,李牧的實力便不亞于各國名將。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李伯本是齊人,他這個郡守之位是趙王丹任命的,趙括登基之后雖然沒有將當年的時候全部暴露出去,但是作為一郡郡守,李伯自然有途徑得知。他有些擔心趙括會將他撤職。 而李牧是趙括的心腹,若是能夠與李牧交好,未必不能得到趙括的重用。 “燕軍現在主力在哪里?”李牧問道。 “飛狐陘出口。”李伯指著地圖說道。 李牧看向地圖,太行山延綿千里,形勢險要,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北太行山的其中一段便是趙國與燕國的分界線。 其中連接代縣到來源邑的險要道路叫飛狐陘,從來源到燕國下都的山間小道叫蒲陰陘。 兩條陘的險要程度絲毫不亞于之前李牧見到的太行陘、軹關陘、白陘和滏口陘。 燕國便是從蒲陰陘,經飛狐陘,一路打到代縣。 燕軍現在手握蒲陰陘和飛狐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進可攻退可守,趙軍打敗燕軍容易,想要重創對方卻非常難。 而且一旦趙國無法將兩條陘奪回來,之后和燕國的戰爭中便會處于不利的形式,燕國隨時可以攻打趙國,趙國卻拿燕國沒有辦法。 “我們想要重創燕軍,奪回飛狐陘和蒲陰陘,恐怕有些困難。”李伯擔憂的說道。 一旦燕軍縮回關內,轉攻為守,趙軍想要強攻,損失可就大了。 李牧沉思片刻,搖了搖頭,堅定的說道:“不,我們先奪回飛狐陘和蒲陰陘,切斷燕軍后路,然后再重創燕軍。” “啊?”李伯有些驚訝。 “稟將軍,顏聚將軍率領趙飛騎趕到城外。”這時,一名侍衛走了進來,拱手一禮稟報道。 “好啊。”李牧頓時大喜,和李伯大步朝城外走去,迎接顏聚。 “顏聚奉命支援代郡,見過郡守。”見二人行來,顏聚翻身下馬,抱拳說道,接著看向李牧,笑著說道,“我們又見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