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進入邑衙,趙括坐在上首,照常掃視一圈,初步分析一遍眾將心中的想法,然后說道。 “我軍現(xiàn)在已經(jīng)攻下三川和河內,秦軍縮回函谷關和軹關,前往上黨的道路也已經(jīng)被打通,支援趙軍的糧草也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送往上黨。”趙括說道。 如果說韓魏兩國當初答應合縱有一定頭腦發(fā)燒的原因,現(xiàn)在見到了甜頭,不用趙括催,已經(jīng)麻溜的將糧草送來了,甚至開始反過來催趙括繼續(xù)攻打秦國。 “按照我的推測,秦國必然會讓白起撤軍,不過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先等消息傳來之后再開始運送糧草。其他事情大家還有什么問題?”趙括說道。 “大帥,這些俘虜怎么處理?”暴鳶起身問道。 秦王敗逃之后,秦軍也失去了戰(zhàn)心,除了少部分死忠之外,大部分士兵都選擇了投降。 一戰(zhàn)下來,聯(lián)軍俘虜了近十萬秦軍。 這些俘虜如果放到人屠手中必死無疑,但是暴鳶等人倒是沒有殺俘的習慣。 他之所以提出來,是為了瓜分這些俘虜。 人口,特別是壯丁,放在任何國家都是資源,沒有任何國家會嫌棄自己壯丁多,無論是韓國還是魏國都想多要一些壯丁。 趙括頓時就明白了兩國想法,他想了一下,說道:“放是肯定不能放的,如果放了,再被秦軍招回去,這一戰(zhàn)等于沒打。這樣吧,此戰(zhàn)以魏軍為主力,就由魏國負責四萬俘虜,我趙國和韓國各分三萬,不過我趙國的三萬暫時還需要兩國的糧草來養(yǎng)活,諸位覺得如何?” 魏軍出兵二十萬,韓軍出兵十萬,而且三川和河內大部分都是魏軍打下來的,平均分肯定不行,但是分少了韓軍又不愿意。 魏國最多,趙國和韓國稍微少一些,同時兩個國家又一樣多,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可以。”眾將互相看了看,果然沒有異議。 “還有其他問題嗎?”趙括問道。 眾將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明日起兵,攻打軹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