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鹽商-《紅樓首輔林樞》
第(1/3)頁
耿向南口中的程家,是揚州三大鹽商之首。
家主程成易,如今已是花甲之齡。治德三年,程家在揚州巡鹽御史府換取的鹽引就有六十萬兩之巨。
林樞曾替林如海整理賬冊時看到治德三年揚州巡鹽御史府收繳的鹽稅記錄,僅僅一年,揚州鹽商年賺銀1500萬兩以上,上交鹽稅600萬兩以上,占全國鹽課的六成左右。
而程家作為揚州最大的鹽商,拋出偷稅漏稅,治德三年所得,絕對超過了兩百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一年所得,從太祖開國至今,已有近百年時間。程家從太宗朝便從淮西遷居揚州,換引運鹽,幾十年間,所積累的財富絕不低于千萬兩。
怪不得世人皆傳,揚州鹽商豪侈甲天下,百萬以下者,謂之小商。
“程家在揚州有著極大的能量,耿僉事若是要查他們家,怕沒有那么簡單。”
林樞提醒耿向南:“據學生所知,揚州最大的三家鹽商,程家主淮,劉家主贛,蘇家主鄂。除了這三家,還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小商,皆是依靠這三家販鹽而生。耿僉事,估計你的人一進揚州,身份目的就會被這些鹽商查得一清二楚。”
賈璉雖說知道這些鹽商有些極大的勢力,但還是第一次聽說區區商人,便能掌控一座府城。
“表弟,區區鹽商能有這么大的能力?”
耿向南解釋道:“賈鎮府有所不知,鹽商與其他商人不同,歷經百年,他們大多在朝中有了自己人。比如這程家,程成易的嫡長孫程文英便于十三年前科舉入仕,如今已官至刑部左侍郎。”
“竟然是他!”
賈璉看向林樞:“此人與姑父在翰林院時便多有齷齪,治德元年曾經上書彈劾姑父私改鹽法,擅動祖制。幸得陛下慧眼如炬,留中待發,治德二年揚州鹽稅入庫,比之往年,多了整整兩百多萬兩白銀。”
耿向南也插話道:“此事我也知曉,忠正公在治德二年受到陛下嘉獎,圣旨明發,這也是為何忠正公的鹽場制度能夠繼續下去的原因。”
耿向南是皇帝潛邸的親信,治德元年便被派到揚州擔任繡衣衛千戶,可以說就是皇帝派來監視林如海這個太上皇心腹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衡山县|
洪江市|
枝江市|
老河口市|
辰溪县|
乐安县|
铜陵市|
广东省|
仪征市|
寻乌县|
廊坊市|
大新县|
长治县|
江孜县|
新乡县|
韩城市|
获嘉县|
千阳县|
建瓯市|
板桥市|
海阳市|
游戏|
石城县|
台州市|
延津县|
长宁县|
广宗县|
建宁县|
治多县|
黄骅市|
施甸县|
志丹县|
伊通|
贡山|
晋中市|
镶黄旗|
珲春市|
五大连池市|
栾城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