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偷聽’-《不宋》
第(2/3)頁
“哦?請鄭兄道來。”
“不瞞三位,我家織坊產的絲綢原本堆積了不少,前日卻被一臨安客商全部收購,價格高出市價兩成,還約定日后不管咱生產多少,只要能保證質量水平,有多少要多少,還可以事先付定金?!?
“呀,那真是恭喜鄭兄了?!?
“臨安客商?有多少要多少?能夸下如此海口的,除了朝廷應該沒有幾家吧?鄭兄可得當心點,莫要上了當。”
“上不了當,錢貨兩訖,對方用得雖然不是真金白銀,卻也是皇家銀行的兌換卷,咱去銀行驗過了,還兌了一半出來,沒任何問題。”
“哦…為何鄭兄不全部兌換?”
“陳兄有所不知了,這皇家銀行的兌換卷承諾保值,比會子可讓人放心多了?!?
“承諾?未必可靠吧?!?
“嗐,雪糖和精鹽你們該都知道吧,這兌換卷啊,不僅與銅錢相綁定,還有海量金銀,以及田卷雪糖精鹽托底,可不是空口無憑呢?!?
“這還差不多,目前來說,燕王殿下還是很值得人相信的,何況他還有一手神乎其神的生財之道,對了,鄭兄要說的合作是?”
“就是剛才說到的章大眼,他之所以能買那么多股票,是因為他把繅絲工坊質押給銀行借貸,而今他見股票大利,便打算干脆把工坊賣了,咱就想著把它盤下來,或者干脆也建個絲業公司,把繅絲紡紗織造印染等等全包進去……”
“嚯!鄭兄好氣魄…說來,你家出的錦,在姑蘇也排得上號的,倒也有幾分底氣把公司做起來,想必也就是受困于資金吧,莫非是要找我們三個合股么?……其實你大可向皇家銀行借貸吧?!?
“這個,咱倒是去銀行問過,確實是可以,只是要對項目進行審核評估,但如今銀行那邊太忙,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安排下來,再說了,銀行這‘助業貸’雖然只是一成五的低息,但畢竟也是利息,若非必要還是能省則省嘛,另外,這做公司也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咱一個人還是太勢單力薄了,所以才找三位仁兄嘛,若是咱們做得好,往后說不準也能在交易所上市哩,到時候未必就比持有三大公司股票差嘛。”
趙孟啟聽到這里,暗暗點頭,覺得鄭商人倒是很有創業精神。
在他來看,金融只是調整和分配資源,實業才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基礎,而他又不能包攬所有行業,所能做的就是引導和扶持,各行各業要真正發展起來,靠得還是大宋所有百姓的努力。
面對鄭商人的邀約,三人開始考慮。
“鄭兄,盤下繅絲工坊需要多少錢?”
“章大眼開價四萬貫,咱覺得約莫三萬五能拿下,若是想要建立絲業公司,總共需要十五到二十萬貫。”
“三萬五……雖然有點略高,卻也能接受,誰讓姑蘇如今繁盛,地價上漲了不少呢?!?
“其實不止地價,人工也漲了一些,之前女織工是五貫錢一月,這月開始就要六貫了,當然,只要生意好,工坊賺得還是更多,咱之所以想盤繅絲坊,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那一百多熟練工匠,至于工坊嘛,咱是打算遷到城外去。”
“城外?好好的,為何要搬到城外?!?
“是這樣的,據說是燕王殿下的規劃,在金雞湖東岸設立了工業園,很多大型工坊都將在那里落戶,說是要改造出許多適合使用水車的的水道,用水車做工坊動力?!?
這事也是趙孟啟沒辦法,搞不出蒸汽機,只好利用水流動能了,好在大宋對水車的開發還是比較完善的,做一些適當的改進,可以帶動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提高生產效率。
在鄭商人的游說下,三人還是比較意動的,至于具體細節就不好在公眾場合談了。
于是趙孟啟把注意力又轉到其他地方,憑著過人的耳力,把周圍一圈都大概聽了一耳朵,大差不差,多是洽談商業合作的。
從目前看來,趙孟啟在經濟上的初步布局,算是開始展露成效。
或許趙孟啟無法讓大宋進入真正的工業時代,但只要能將華夏民族此時的創造力和生產力真正釋放出來,那即便只是憑借手工業也足以吊打全世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波密县|
东城区|
兴国县|
和龙市|
澄迈县|
绥阳县|
龙川县|
额尔古纳市|
奉化市|
土默特左旗|
石城县|
乐都县|
营山县|
泸溪县|
东山县|
平罗县|
铜陵市|
蓝田县|
门头沟区|
大渡口区|
沿河|
沂南县|
宁晋县|
安阳市|
深泽县|
镇赉县|
连南|
卢龙县|
唐山市|
台北县|
霸州市|
通河县|
安庆市|
建瓯市|
南靖县|
北票市|
天气|
搜索|
丹凤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