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一個都跑不了-《不宋》
第(1/3)頁
傳言中,宋太祖立下三條祖訓。
一是保全柴氏子孫。
二是不殺士大夫。
三是不加農田之賦。
還勒石立碑放在太廟中,規定只許登基后的皇帝才能看,其他人,包括皇太子都沒資格看。
要是細細想,顯然不合常理,一塊碑,怎么可能做到只給一個人看,難道平時埋起來,皇帝要看的時候,自己動手挖出來?
先不說有沒有這塊碑,反正南渡以后,東京就是別人的了,太廟也被毀了。
就說這一條,柴氏子孫可沒見有好下場,死得死,散得散,最后到了仁宗那會,只能找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柴姓人來頂柴家的爵位。
還有這第三條,那就更扯淡了,一個農民每年一半以上的勞動成果都交了稅。
至于這天天被士大夫們掛在嘴里的第二條,倒是一直保持得不錯,畢竟他們就是受益人啊。
可是要較真來說,正史記載的,宋太祖自己就殺過八十多個,上至樞密直學士、殿前都虞候、州刺史,下至指揮使、監察御史、縣令等,皆有被殺者。
宋太宗的手也不軟,單單本紀里就載有十多個,倒是真宗只殺了一個,到后面確實是越來越少,基本沒有了。
所以這一條,多半都是被祖訓了,只是文官集團出于自己的利益,強行向皇帝灌輸的。
最早干這事的,應該是大宋第一完人范仲淹,當時有個知軍犯了死罪,宰相都說該斬,但范夫子就上書反對了,他是這么說的。
“祖宗以來,未嘗輕殺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輕壞之?且吾與公在此,同僚之間,同心者有幾?雖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輕導人主以誅戮臣下,它日手滑,雖吾輩亦未敢自保也。”
核心理由就是怕皇帝‘手滑’,目的呢,就是把少殺徹底變成不殺,為此不惜忽視律法綱紀,由此看來,再偉大的讀書人也是會有私心立場的。
從這以后,就真的沒怎么殺了,起碼,不用刀子殺,那什么流放死的,驚懼而亡的,不算……
南渡后,高宗又舉起屠刀,咔咔亂殺。
現在,這個忠王連太子名分都還沒,就打算大干一場了,這不得不讓大臣們心驚膽戰。
卻見趙孟啟沉吟了一會,一副深思熟慮狀,“即刻起,臨安執行宵禁,加強城門關防,立即搜捕奸細,但如果涉及朝官,必須請示政事堂,還有,抓捕后的犯人暫時先不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米脂县|
都江堰市|
兰西县|
乌苏市|
邵阳市|
元江|
静宁县|
同德县|
崇阳县|
新乡县|
准格尔旗|
克东县|
鹤庆县|
上思县|
延长县|
浏阳市|
博客|
宝应县|
临高县|
灵丘县|
普宁市|
石河子市|
西青区|
涟源市|
丽江市|
台安县|
襄城县|
蓬安县|
津南区|
颍上县|
莱芜市|
普陀区|
海伦市|
望都县|
务川|
梨树县|
苏尼特左旗|
习水县|
大英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