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養(yǎng)鴨子好是好,可是我們這里周圍沒有河灘,種地都是靠天吃飯,不像你們村靠著大片河灘,養(yǎng)鴨子方便得很,鴨食都省下來了。 我們家要是養(yǎng)鴨子的話,就只能自己弄鴨食,那得添進去多少糧食、麥麩才夠鴨子吃的,你要我們養(yǎng)鴨子,真的不劃算!” 何大舅卻想的跟她不一樣:“怎么就不劃算,鴨子能吃多少糧食?我覺著養(yǎng)鴨子挺好,而且在咱自己家里不用往外頭跑,也不耽擱種莊稼。” 何舅媽還是不愿意,瞪了一眼何大舅接著道: “小姑,你家日子現(xiàn)在過得紅火,你可要多幫襯幫襯我們呀,眼下誰不知道給你家干活掙錢多?我都打聽過了,你們村子的人在你家作坊里干了一年,到年底一個個腰包都鼓起來了,家里娶媳婦、嫁女兒的啥錢都有了。 有句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小姑,我們可是你的娘家人,你的親大哥親大嫂,你大哥是個啥人你還不清楚,最是老實能干的,把你大哥招進作坊你有啥不放心的?” 何舅媽本就說話爽利,且從不顧忌想說什么說什么,一席話竟說得何氏姚鐵柱跟何氏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反駁。 半晌何氏說道:“哪有那么夸張?鄉(xiāng)親們在作坊里是掙了一些錢,也就是比以前日子好過了一點而已。” 好在何大舅是個拎得清的,聽了妹妹跟妹夫的話心思已經(jīng)動了起來,當即張口呵斥了媳婦,還跟他們說養(yǎng)鴨子就很好,他愿意干這個活,開春就養(yǎng)鴨子。 何舅媽見丈夫在這件事上態(tài)度堅定,這才不再說什么了。 不過很快何舅媽又提了第二件事,這才是真正讓何氏為難的。 她竟然想把她閨女杏子,說給大林。 何舅媽:“小姑,妹夫,杏子是你們親外甥女,也是你們看著長大的,把杏子說給大林,咱們兩家來個親上加親再好不過,你們說呢?” 何舅媽這話一出,屋子里的人當時都愣住了,幸好剛才說話前就把孩子們都支了出去,大林也跟著栓子一塊兒出去了,不然當著孩子們的面就更尷尬了。 之前的事何氏雖然看出來大嫂有這個意思,可是杏子的年齡比莢兒還小了兩個月,大林都快十六了,年齡上就不合適,再不用說別的了。 他們膝下這四個兒女,除了莢兒跟四林還小,大林翻過年就滿十六了,皂兒也快十四,在鄉(xiāng)下這樣的年紀開始說親的多了去了。 家里老四成親以后,孫子輩里就這兩個孩子最大,他們的親事自然被不知道多少人惦記上了,這段日子圍在姚鐵柱跟何氏身邊的那些人,說的最多的就是想要給這兩個孩子保媒,夫妻兩個被煩得都有些招架不住。 沒想到何舅媽也提起這一茬,當著他們兩個的面,明說了想把杏子說給大林。 杏子別說年齡上不合適,且這孩子多少沾了些她娘的脾氣秉性,何氏實在看不上,就算年齡般配,何氏也不想結(jié)這門親事。而且她還記得當初杏子小姑娘在她家住的時候,說的很清楚她喜歡二房的二林表哥。 面對大嫂看向自己那灼熱的目光,何氏呆了半晌只好推說道: “大林還小,他又是長孫,我公公婆婆早就發(fā)過話,大林的婚事不想這么早就給孩子定下,等過幾年再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