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總而言之,銀票推出之后罵娘的人不少。 但是叫好的人更多,尤其是工場作坊主。 因為銀根緊縮,市場上沒有足夠的流動性,致使大多數工場主、作坊主都沒有足夠的銀子購買更多原材料,雇傭更多的工人擴大生產,此外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客戶的貨款也是收不回來,工場作坊的生產運轉受到了嚴重干擾。 比如說徐應偉的大舅哥石久可,在黃壇鎮上辦了一家剿絲作坊、一家絲織作坊,因為生產的絲綢質地不錯,根本不愁銷路。 好吧,這跟質地好壞沒有什么關系。 而是現在無論大明生產多少絲綢都不愁賣。 因為有利可圖,石久可想要擴大作坊規模。 但是要想擴大規模,就需要雇傭更多工人,也需要更多的蠶繭,還需要更多的織機以及繡娘織工,但是要想做成這些事情都需要銀子。 石久可并不缺銀子,可是銀子都壓在下游絲綢商手中。 但是絲綢商的手里也沒有銀子,噢,不對,絲綢戶頭上有銀子,但是沒有現銀,因為所有的銀子都存入了銀號。 所以,整個商業運轉就卡住了。 銀號沒有銀子給絲綢商,絲綢商沒有銀子給絲綢作坊,絲綢作坊沒有銀子給剿絲坊,剿絲坊也沒有銀子給絲商,絲商也沒有銀子償還銀號的貸款。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銀號突然間有了銀子,然后整個商業閉環的運轉立刻就變流暢,大家突然間就都有了銀子,三角債甚至七角八角債都還上了。 正因為這,銀票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工商業主的認同。 甚至就連冒家、錢家以及徐家等大小糧商也是爭相從戶部銀號借銀票買糧,因為從土財主手中借銀子買糧需要付出高額利息,然而戶部銀號的年利息卻低到只有一錢,這么低的利息跟市易所發行的債券也是幾乎持平。 隨著銀票大量進入流通市場,江南的錢荒迎刃而解。 困擾了江南商票將近一年的錢荒,終于得到了緩解。 …… 江南的錢荒得到了緩解,但是“糧荒”卻并未緩解。 甚于因為流動性的緩解,使得糧荒變得更加的嚴重。 到正月月底之時,南直糧商已經吃進將近一千萬石。 但是糧價也再一次上漲,從元宵節時的六兩上漲到了十兩一石。 然后二月初二日,也就是龍抬頭的那一天,皇明時報第四版頭條突然刊載了一條關于米價的消息:龍顏大怒,圣上決定加大糧食供應。 錢謙益看到這條消息之后,整個人當場懵掉。 因為這篇文章說,從年前內務府就一直從湖廣往南直調糧試圖平抑南直的米價,然而南直糧商一直暗中作梗,將內務府運來的糧食全部都吃進,致使南直米價仍居高不下,由是驚動了圣上,決定一口氣從湖廣官庫調糧兩千萬石來南直! 這篇文章一發出,南京米價應聲下跌。 僅僅三天,米價就從十兩暴跌到五錢。 南京的百姓紛紛拍手稱快。 感念圣上的恩德。 …… “熬了三個多月,終于結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