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國子監試-《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沒過幾天,南京城又迎來了第三件大事。
萬眾矚目的國子監考試,終于要開考了。
這三個月來,從全國各地陸陸續續趕來南京的趕考生員足足有五萬多人,把偌大的魏國公府、懷遠侯府、靈壁侯府以及安遠侯府都住得滿滿當當,真是儒冠滿京華,三年一次的南京鄉試也沒有這等盛景。
先是27萬募兵到了南京。
接著是5萬多士子參加國子監試。
這一文一武,成了南京城的談資。
這天一大早,汪韜就來到鈔庫街的牛記云吞鋪前坐下。
“汪員外來了?”牛記的伙計立刻迎下來,笑著問道,“還是老規矩,兩副燒餅,再加兩碗云吞?”
“對,老規矩。”汪韜笑著點點頭。
“得嘞,一號桌汪員外,兩副燒餅加兩碗云吞。”
不一會,焦黃酥脆的兩副燒餅還有熱騰騰的兩碗云吞端上來,這時候,汪韜的老朋友孫廷蘭也到了。
“孫翁。”汪韜趕緊起身招呼。
“汪公。”孫廷蘭也是長揖見禮。
見過禮,兩人一邊吃早餐一邊閑聊。
這幾個月甚至這半年多,兩人都是這生活節奏。
尤其孫廷蘭,已經徹底將家里的布帛鋪盤出去,不再從事實體的營生,專門開始研究市易所的債券買賣。
汪韜就是跟著孫廷蘭混。
靠著孫廷蘭的獨到眼光,汪韜已經抹平了損失。
但是孫廷蘭的身家也已經追了上來,現在兩人的身家差不多,都是十萬兩左右,這其實已經算是富豪了。
汪韜小聲問道:“孫翁,今天是最后一個交易日了,過了今天,明天開始皇家市易所和戶部市易所都要歇業盤賬了,所以你說,在關門歇業前會不會來一波大漲?”
“不只你一個人這么想,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孫廷蘭笑道,“所以,今天的債券價格肯定會有一波大張。”
汪韜當即說道:“這樣的話,待會市易所開門之后我們得快些,搶在價格還沒有上漲之前先買進,然后到關門之前賣出,就能夠穩賺一波。”
孫廷蘭卻笑道:“汪公,我勸你還是不要買進了,趕緊趁這機會出貨,將手頭的債券全部都出清,然后輕輕松松過大年。”
“這又是為何?”汪韜一臉懵。
“直覺。”孫廷蘭笑著道,“信不信由你。”
“我信。”汪韜不假思索的說道,“待會兩市一開我就全部拋出。”
兩人說話之間,一隊身穿襕衫的士子通過來燕橋,前往上方橋南上方門北的大校場參加國子監的招生考試。
隱約可以聽到考生言語。
大多是問某兄你準備得如何了?
同伴則自信滿滿的說今科必中。
問話的則又說,小弟這次恐怕是要慘了。
看著結伴走過的士子,汪韜羨慕的說道:“真是羨慕這些士子,他們真是趕上了一個難得的好時候,擱我年輕時,哪有這樣的機會?”
“是啊。”孫廷蘭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因為他其實也是秀才出身。
當年他來南京參加鄉試的時候,一萬多秀才才只錄取幾十個舉人,而且隔三年才有一次鄉試的機會。
可現在,國子監一次就要招生1500人,而且每年都要招1500人。
雖說參加國子監考試的生員有五萬多人,但是中式的機會仍舊遠超他們那個時候。
而更讓他們兩個羨慕的是,在國子監讀完三年畢業就能進內務府,雖然不算是科舉出身的朝廷命官,但是論權勢和地位卻完全不在進士出身的普通官員之下,舉人就更加無法跟內務府出身的士子比。
關于這,只要看那些勤王士子就知道了。
勤王士子是真的能橫著走,連內閣輔弼都得退避三舍。
這可真的是應了一句老話,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不能比啊。
看著這些士子的背影,孫廷蘭幽幽說道:“也不知道這次考試的考題是什么?”
“考題據說要到考試現場才會最終揭曉,而且還是圣上親自出題。”旁邊一桌的一個縉紳忽然插話進來說,“而且,據說就只考一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剑阁县|
长武县|
房产|
涿州市|
鄯善县|
竹山县|
民丰县|
金坛市|
广灵县|
扶沟县|
永靖县|
郧西县|
普兰县|
敦化市|
陆良县|
梨树县|
宁都县|
改则县|
金秀|
青州市|
来安县|
崇义县|
许昌市|
金溪县|
渝北区|
梓潼县|
疏附县|
门源|
景宁|
咸宁市|
城固县|
台北市|
红河县|
诏安县|
弋阳县|
高邮市|
元朗区|
县级市|
金阳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