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燧發槍-《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皇明時報?”徐士益忍不住插話。“這是個什么玩意兒?”
“爹,皇明時報不是個玩意兒,嗨。”徐應偉沒好氣的道,“就是一份報紙,跟朝廷下發到地方州縣的邸報差不多,但內容更多。”
石久可也道:“報紙上有程文、詩賦,甚至還有鬼怪小說。”
“鬼怪小說?”徐士益頓時來了精神,他最喜看鬼怪小說。
“爹,既然你喜歡看,回頭就訂一份。”徐應偉說完又問石久可道,“大哥,接著說你作坊的事情。”
“噢,對對,說作坊。”石久可連忙說,“皇明時報的這則布告上說,可以給江南八府一州的手工作坊提供本錢并參股,擴大經營規模,不知道紹興的可不可以?”
紹興不屬于江南八府一州,所以石久可不確定能否從工商實業銀號拿到錢。
“嗨,我還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這?”徐應偉笑著說道,“這事小弟我一句話就能夠解決,工商實業銀號大掌柜鄭遵謙,那是我鐵兄弟。”
“真的呀?”石久可聞言大喜過望,“有貞,那可就拜托你了啊。”
“沒問題,小事情。”徐應偉擺擺手,隨即又說道,“不過有一樁,你的繅絲作坊還有織造作坊價值多少兩銀子,還有工商實業銀號拿多少兩銀子參股,這事我可不管,該是多少銀子多少股,得商會的人說了算。”
“那當然,那當然。”石久可連聲道。
這個時候,徐士益卻說道:“有貞,你就不能幫著說幾句話?讓工商實業銀號多出銀子少占些股?久可畢竟是你舅哥。”
“爹,你說什么呢?”徐應偉皺眉。
“還記得我小時候你是怎么教我的?君子必慎其獨也!”
“咳,咳咳。”徐士益頓時鄭紅老臉,只能夠用干咳來緩解尷尬,今天真是丟臉,居然讓兒子給教育了。
石久可也連忙說道:“親家公,這個真不用。”
徐應偉又問石久可:“大哥,這事你急不急?”
“挺急的。”石久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這真撐不住了。”
徐應偉道:“可是我這還沒有完成初始訓練,暫時還不能回南京,不如我給你寫一封信吧,你拿著這封書信去找鄭遵謙。”
回到書房,寥寥數語寫完書信又交給石久可。
石久可拿到了書信,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就急匆匆的離開。
看到兒子只是一封信就幫石家解決了大難題,徐士益不由得老懷大慰,兒子這是有了大出息了,一句話就能幫石家這樣的名門望族平事。
倒要看看,今后還有誰敢欺負咱們姥東徐氏?
想到這里,徐士益的腰板頓時間挺得筆直筆直。
將近兩百斤的水擔壓在肩上,也沒能把他腰壓彎。
黃壇石家這樣的事并非孤例,此時正在江南反復上演。
尤其是在留都南京,以許氏印書坊及造紙坊為代表的幾百家手工作坊,都已經獲得了工商實業銀號的參股注資。
百業競發的局面正初步成形。
工商實業銀號參與的作坊股份一般都在三成以下,鮮少有超過四成的。
另外還會在契書上白紙黑字寫明,工商實業銀號不參與作坊具體事務,一切仍舊由原來的作坊主做主,但是唯獨有一條,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銀號伙計上門查賬,防止入股的作坊做假賬報虧損。
……
大明治下的江南已經處于百業競發的前夜。
然而大順治下的陜西卻仍是一片死氣沉沉。
大順立國之后,底層百姓的處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也分到了地,但是工商業卻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到現在都還沒有得到恢復。
尤其是作為關中大宗貿易的茶葉、皮毛、藥材、絲綢等更是徹底凋零。
工商百業凋蔽,就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農業之上,問題是,農業也不好。
關中今年雖然沒有遭受大旱,也雨水也是不足,所以八百里秦川的麥子也是長得稀稀拉拉,看樣子要歉收。
看著白鹿原上稀稀落落、就像癩子頭上的頭發似的麥子,李自成顯得憂心忡忡,今年的糧食怕是不夠吃哪。
糧食若不夠吃,就只能去搶,要不就只能挨餓。
若是出兵去搶,就只有兩個地方可以搶到糧食,一是四川,一是湖廣,可現在四川被張獻忠搞成一片焦土,那就只剩下湖廣可以搶到糧食。
但是去湖廣搶,就破壞了跟明朝之間的事實同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鄱阳县|
扬中市|
锦州市|
连云港市|
唐海县|
阿合奇县|
罗平县|
芜湖市|
澎湖县|
鄂托克前旗|
军事|
东乡县|
巧家县|
海伦市|
会同县|
渭南市|
乌苏市|
香港
|
金阳县|
拜城县|
永昌县|
准格尔旗|
遂昌县|
恩平市|
化州市|
龙海市|
奉节县|
庆阳市|
固原市|
长阳|
高尔夫|
故城县|
舒城县|
明溪县|
拉孜县|
临夏县|
台东市|
盐边县|
华蓥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