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連根拔起-《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3/3)頁
原定員額五千六百人,現在僅只剩不到五百人,且都是老弱病殘,其他的衛所軍都到哪里去了?活不下去逃亡了。
看到崇禎帶著幾千個勤王士子過來,孝陵衛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還有一百多個千戶以及百戶慌忙出迎,這就有意思,孝陵衛官比兵多!
崇禎卻根本懶得理會,只是派了太子朱慈烺去應付他們。
衛所制,匠籍還有賤籍這些東西已經嚴重落后于這個時代。
也就是現在崇禎還騰不出手來處理,不然早就下旨予以裁撤。
崇禎指著孝陵衛后面一片空地說道:“朕已經請風水師勘測過了,以此處最為適合修建英烈祠,英烈祠專門用于供奉為大明朝立有卓越貢獻的英魂。”
“譬如冒襄,他的牌位就會被永久供在英烈祠,萬世不祧!”
聽到這,黃宗羲、顧炎武、夏允彝等勤王士子就不由得熱血上頭。
萬世不祧是什么意思?就是只要大明國祚沒斷,就一直會被供奉在這里。
這個甚至比配享太廟的規格都要高,因為配享太廟的話,除非配享的是太祖又或者成祖這樣的皇帝,要不然的話,沒準哪天就被移出太廟。
崇禎又指著前方說道:“英烈祠的前面是廣場,對面也要修筑一座英烈碑,從崇禎十七年三月往后,所有為大明戰死的將士,他們的名字都會被銘刻在這塊英烈碑上,世世代代接受后人瞻仰,四時都有專人灑掃祭祀。”
如果有可能的話,崇禎甚至想把整座鐘山都打造成為一座大型的烈士陵園。
再然后,將所有為大明犧牲的將士的骨灰都埋葬在鐘山,這樣的話,這里就將成為一個最佳的愛國教育基地。
教育誰?自然是后來的勤王士子。
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任何一個群體要想長期保持生命力,就必須有新鮮血液的持續注入。
所以說,指望首期六千多勤王士子包打天下是癡心妄想。
眼下這六千多勤王士子還沒有脫離集體生活,問題不大。
但是等到這些勤王士子撒出去,早晚出問題,三年之后、五年之后乃至十年之后還能剩下多少士子保留初心?只有天知道。
出了問題的士子,肯定得剔除。
這時候,就需要有新鮮的勤王士子補充進來。
那么上哪去找新鮮的勤王士子?再發討虜詔,號召天下士子勤王?
這肯定是不行的,第一期勤王士子奉詔前來,大概率是因為熱血,但如果再發一次討虜詔,奉詔而來的多半就是追逐名利。
而且奉詔前來的士子年齡素質也是良莠不齊。
所以說,必須將勤王士子的人員更迭正規化。
對于這,崇禎也有了全盤計劃,那就是國子監。
等處理完了通寇案以及弒君案,崇禎就正式接管國子監。
對沒錯,崇禎將會以皇帝的身份親自兼任國子監的祭酒,或者說校長。
再然后,國子監就會面向大明境內所有的府學、州學及縣學進行招生,只要擁有秀才功名,且年齡在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全都可以報考。
第二期(其實是第一期)勤王士子擬招一千人,學制三年。
這一來,三年之后就會有一千名勤王士子畢業,然后每年都會有一千士子加入,就能基本上保證整個勤王士子群體的活力。
所以說,打造一個士子愛國教育基地就很重要。
只不過眼下還不具備這個條件,主要就是缺錢。
修這樣一座烈士陵園的工程量,可比修一座帝王陵大多了。
時間先不說,所要耗費的銀子就是個天文數字,崇禎現在還拿不出這么多銀子,就算拿得出也不能用來修建一座烈士陵園。
/129/129555/31248996.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石林|
岳西县|
临清市|
苍南县|
营口市|
兴山县|
扶余县|
剑川县|
昌黎县|
沐川县|
镇赉县|
凌云县|
繁峙县|
灵山县|
博客|
栾川县|
湟中县|
涟源市|
青铜峡市|
通城县|
巴彦淖尔市|
门源|
馆陶县|
阜城县|
饶阳县|
乌兰浩特市|
海宁市|
尚志市|
南平市|
星子县|
武城县|
砀山县|
呼玛县|
孝义市|
文登市|
伊金霍洛旗|
临邑县|
德化县|
隆化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