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形勢反而變得比剛開戰之時更加的惡劣。 黃淮防線最終能不能守得住,真的很難說。 此時再拿北地官田作抵發賣債券肯定沒人買。 張有譽又說道:“然而,發債之舉卻屬實不錯,這點江南縉紳商賈也是認可的。” “發債固然好,奈何朝廷也沒有官田拿來作抵。”解學龍說道,“總不成我們印一堆廢紙出來,江南的縉紳商賈就會爭相買入吧?” “那肯定不成。”張有譽擺擺手又道,“但是抵押物未必非得官田不可,下官以為其他的財物也是可以抵押。” “靜涵此話是何意?”史可法等人還是有些懵。 高弘圖卻一點即透,恍然說:“靜涵的意思是說拿各省未來一年或數年的起解做抵押,也就是說在債券到期之后,戶部若是拿不出來銀子兌付債券,就拿相應省份的起解抵給債主,相當于這一省或數省之稅賦就歸了債主。” 不得不說,大明朝是真不缺聰明人。 崇禎只是提供了債券的最初級玩法,但是張有譽、高弘圖他們就直接把債市往前推進一大步,進階到政府稅收做擔保發行債券,這跟直接拿國家信用發行國債的寅吃卯糧,已經是非常的接近了,好吧,這就是寅吃卯糧。 相當于就是把未來的歲入當成利息,直接加杠桿。 這個就厲害,假設年利率百分之一,一千萬歲入,理論上可以發債十億,也就是一百倍杠桿!當然這只是理論上。 姜曰廣、解學龍怦然心動,這個法子貌似不錯啊。 史可法卻有些擔心,皺著眉頭說道:“這樣做好嗎?” “有何不好?”高弘圖輕哼一聲說,“我們發債券,又不明為了為自家謀私利,而是為了大明朝廷辦事,戶部太倉庫有了銀子,才能紓危濟困!” 張有譽又道:“幾位閣老,還有銀號,銀號才是關鍵!” “銀號?”這下連史可法都不淡定了,戶部也開銀號? 張有譽說道:“朝廷其實也可以開設一家大明戶部銀號,再然后效仿市易所與皇家銀號進行捆綁的做法,縉紳商賈若想在戶部開設的市易所購買債券并買賣,就必須得先在戶部銀號開設戶頭并存入銀子。” 史可法說道:“但這畢竟不是朝廷的銀子,發生擠兌又該如何處置?” “是啊。”解學龍也說道,“上次皇家銀號就發生了擠兌,據說弄得非常之狼狽,原本高達三億兩的存銀,旬日之間便銳減至不足四一。” “此事易耳。”高弘圖道,“銀號可以設置一個支取限額,除了戶部市易所的債券買賣不受限制,想要支取現銀每天就只能限定一定額度。” “這主意好!”解學龍道,“仆以為此法可行。” 姜曰廣和張有譽也附和道:“這法子確實不錯。” 高弘圖他們四人全都贊成,史可法也不想再反對。 當下史可法對張有譽說道:“靜涵,那你就先回戶部擬個章程出來,以哪一省或哪幾個省的起解作抵押,發多少債券,還有銀號的支取額度具體又該定為多少,所有這些擬一個條陳出來,到時我們再逐條議定。” “下官領命。”張有譽長長一揖,轉過身快步離開。 創辦戶部所屬市易所及銀號的這樁大事,就此議定。 解學龍和姜曰廣對視一眼,說道:“國用不足的難題,從此迎刃解矣。” “此乃喜事。”高弘圖用力捋了一下胡子,高興的說道:“這種一個大子掰成兩個花的苦日子,仆是一天都不想再過了。” 正說話之間,有小吏入內稟報說:“閣老,內務府副主事馬鳴騄求見。” “馬鳴騄?”高弘圖臉色垮下來,沉聲道,“定是為了都察院清查內務府賬冊之事,此事內閣不出面,由他們府院自行解決。” /129/129555/3124867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