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寒門士子-《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2/3)頁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絕非區區一個社團萌芽、一群連生死都沒有經歷過的世家公子所能夠左右扭轉。
復社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社團,還差得遠。
這不,眼下還沒到真正的生死關頭,身為復社領袖的公子哥群體就開始分裂。
至于此前加入復社的那些寒門士子,自打來到南京,幾乎從來不在人前提及自己的復社成員身份,這些士子其實已經脫離復社。
關于世家子弟和寒門士子,崇禎和馬鳴騄曾經有過一次深層次的探討。
馬鳴騄更加看好顧杲、吳應箕、侯方域、陳貞慧、方以智及鄭森等官宦子弟,認為這些官宦世家子弟不僅有人脈,而且自幼跟隨在父輩身邊接受熏陶,所以處事的能力以及看問題的眼界都要勝過寒門士子。
寒門士子大多沒見過什么世面,看問題的眼光就難免狹隘,甚至偏執,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常常也難如人意。
所以培養官宦世家子弟的價值明顯大過寒門士子。
但是崇禎卻不這么看,他認為,像眼界、處事能力這些都可以通過歷練獲得,但是意志品質這種東西卻很難通過歷練獲得。
官宦世家子弟之中也有意志品質出眾的,比如鄭森。
但是總體上,官宦世家子弟的意志品質是很堪憂的。
反觀寒門士子,因為從幼年起便要承受苦難的磨煉,這種苦難的磨煉在他們的人生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烙印,也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烙印,使得寒門士子對于艱難以及困苦的承受力遠遠勝過世家子弟。
比如說讀書,世家子弟也有天賦出眾者,但是他們大多熬不住圣賢書以及八股文章的枯熾乏味,因此把天賦用在了散文詩詞甚至于譜寫曲本上,這也是因為他們衣食無憂,所以不需要通過科考來改變人生。
但是寒門士子則不同,因為他們只有通過科考才能改變人生,所以就只能咬緊牙關埋頭苦讀圣賢書,然后在十年寒窗苦讀中養成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寒窗苦讀的代價就是不會長袖善舞交際,更不會秦淮河上賦詩填詞博美人一笑,但是將來縱橫官場的卻多是這些寒門子弟。
這些寒門子弟只要給一點機會,他們就會緊緊抓住,至死都不會輕易放棄。
也正是這點,對于崇禎設想之中的新軍,還有廉潔的新文官群體至關重要,至于其他的都不是什么問題。
別看這些寒門士子此時遠不及世家子弟處事老練。
但是崇禎確信,等到這些寒門士子在徐州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從殘酷的戰場上生存下來,從此他們從思想和處事能力上都會出現巨大升華。
那時,這些寒門士子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短板就會被完美的補全。
等到這些寒門士子再回到南京,面對那些貪圖享樂而留在了南京的世家子弟,就是一種降維式的碾壓!雙方無論是從思想高度還是意志品質,或者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已經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到那時候,像復社這種社團就再不會有生存土壤。
所以,崇禎是真的沒把復社放在心上,來南京這一個多月,他甚至都懶得出面干預,而只是靜靜的等著這些公子哥自行分道揚鑣,哪怕他們沒有分裂,再然后一個都不肯北上,那也沒什么,一群官宦世家子弟而已。
這一個月匯聚到南京的寒門士子已經超過八千。
加上國子監的兩千多個學生,總人數已經過萬。
今天豎的“升官發財”“貪生怕死”兩面大旗肯定會勸退或嚇阻大部分士子,但是以崇禎的估計,差不多會留下四千人!
崇禎的心理底線是留下三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大城县|
郁南县|
柘城县|
乌鲁木齐市|
沂源县|
宁明县|
巢湖市|
青冈县|
贡觉县|
新乡市|
维西|
武汉市|
同心县|
昌邑市|
乌海市|
益阳市|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惠水县|
长葛市|
绥滨县|
治县。|
西畴县|
鄂尔多斯市|
罗甸县|
禄劝|
新和县|
海盐县|
东台市|
广德县|
兰西县|
临邑县|
涡阳县|
文成县|
丹阳市|
浙江省|
淳安县|
晋州市|
肇州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