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此子大才-《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2/3)頁
“說的好!”崇禎卻贊道,“士農工商蓋皆國本也,斯言在理!”
朱慈烺原本也想批判兩句,聽到崇禎稱贊便趕緊把到了嘴邊的批判言語又咽回去,然后再接著往下念。
“是故工商興則民富,民富則國用足,然國用足未必諸事足。”
“邊餉不足以致東事不濟、流賊成事者也,蓋因所用非途也。”
“非途者,一曰漂沒,一曰宗室,而宗室之害尤勝漂沒十倍!”
聽到這話,朱慈炯大怒道:“此子簡直放肆,竟然敢非議宗室!”
朱慈烺也是感到心驚肉跳,拿著這篇文章不敢再往下念,因為后面文字更嚇人。
“欸,話還是要讓人說的,當年海瑞指著世宗皇帝鼻子,說嘉靖者家家皆凈也,世宗皇帝也沒怎么著他,要讓人說話。”崇禎擺了擺手,又對朱慈烺說道,“烺兒你接著念,朕倒要看看他還能說出一番什么話來。”
終于有士子敢站出來公然抨擊宗室之害。
崇禎對此其實是樂見其成,他其實早就想鏟掉這個毒瘤。
每年花幾百萬兩銀子養著上百萬個廢物,真的很沒必要。
但在儒家親親和尊尊的價值觀導向之下,鏟除宗室就是大逆不道之舉,所以在沒形成強大社會輿論之前,崇禎的這一想法只能按下。
朱慈烺無奈,只能往下念:“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今聚天下之財力而供一姓一家之享樂,而后四方為之勞擾,萬民為之憔悴,悲乎?漂沒之害與宗室相比,竊以為不過纖芥之疾也。”
“是故欲使國用足而諸事足,”
“則非去宗室之害不可以為之!”
看到朱慈烺停下來,朱慈炯問道:“沒了?”
“沒了。”朱慈烺道,“整篇文章已經讀完。”
“太短。”朱慈炯道,“如此文章,真短小。”
“文章不在短長而在言辭之犀利,此人姓甚名誰?”崇禎問道,從他的視角,此子的言論并不過分,畢竟只是抨擊宗室而已。
要知道,明末甚至有限制君權的一股思潮。
比如說復社領袖張溥還有黃宗羲,這倆人就堅決主張限制君權,并且他們的思想在江南士子中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朱慈烺又翻到前一頁,答道:“余姚黃宗羲。”
“原來是姚江黃孝子,難怪。”崇禎笑著說。
朱慈炯問道:“父皇,黃宗羲此人很有名嗎?”
“豈止有名,簡直名動京師。”崇禎笑道,“當年他為父伸冤,在刑部大堂當眾錐刺許顯純,痛毆崔應元,還從崔應元的身上拔了一把胡子回鄉祭奠乃父!故而得了一個‘姚江黃孝子’的美名,京師官員鮮有沒聽說過他大名的。”
頓了頓,崇禎又道:“不過此子最令人稱道的還是治亂莫返之害。”
“治亂莫返之害?”朱慈烺和朱慈炯茫然,什么是治亂莫返之害?
崇禎道:“所謂治亂莫返之害,就是說但凡賦稅改革,剛完成改革之初可以一定程度減輕百姓負擔,但是要不了多長時間,底層官員及胥吏就能找出其中之弊并加以利用,因而百姓之負擔反而猶重于賦稅改革之前,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朱慈烺皺眉說道:“古往今來,概莫能外?真的如此嗎?”
“確實如此。”崇禎點頭說道,“唐之兩稅法,宋之常平新法乃至本朝一條鞭法,推出之初都實現了減輕百姓負擔并增加國庫收入的目標,但是用不了數年,便成害民之法,反而加重了百姓之負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灌南县|
大渡口区|
冷水江市|
仁寿县|
尚义县|
阜阳市|
利津县|
旌德县|
永城市|
鹿邑县|
烟台市|
吉木乃县|
巴中市|
巴南区|
鱼台县|
广丰县|
友谊县|
沧州市|
迁西县|
永胜县|
枣阳市|
和林格尔县|
公主岭市|
奎屯市|
乌兰察布市|
台中市|
柘城县|
类乌齐县|
阿拉善左旗|
开远市|
黄山市|
华阴市|
金寨县|
衡水市|
射洪县|
连山|
巴林左旗|
临沭县|
岑溪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