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兩份塘報上說的是發生在淮安府及揚州府的兩件事的始末,簡明扼要但清楚。 密信則是史可法的學生、淮安府的同知發來的,他在信中說了一些塘報上沒有提及的內幕,比如崇禎到獄中探視路振飛的事。 甚至于連崇禎與路振飛的對話都寫得清清楚楚。 東林黨的能量是真不小,這種秘辛都能探聽到。 好半晌后,高弘圖才皺眉道:“圣上究竟意欲何為?天下的督撫要都學路振飛,那還要我們內閣何用?” “高閣老,慎言!” 史可法罕見的加重說話語氣。 高弘圖輕哼一聲,不再吭聲,背后非議君父確實犯忌諱。 “路振飛之事就到此為止吧,讓羅萬象、祁彪佳他們把奏本都撤回去。”史可法終于拿出首輔的決斷,“其余事等圣上回京再說。” “那就按照首輔的意思辦吧。”姜曰廣道。 “仆也同意首輔的意見。”解學龍附和道。 高弘圖從鼻孔悶哼一聲,也勉強算是同意。 史可法心情轉好,又道:“揚州之事,你們怎么看?” “此乃天大好事!”姜曰廣笑著說道,“揚州百姓苦礦監、稅使久矣,圣上此番撤除揚州守備太監署,實在太快人心!” “不錯。”解學龍也是附和道,“大快人心!” “仆卻以為只是撤除揚州守備太監還不夠。”高弘圖悶哼一聲道,“我等應該趁此大好機會,說服圣上將全天下的守備太監一體撤除掉!” “全天下的守備太監一體撤除?這可能嗎?” 姜曰廣搖頭道:“圣上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 “事在人為。”高弘圖慨然說道,“萬一辦成了呢?” 解學龍說道:“此事若是辦成了,那便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史可法便有些心動,他為官清廉,家室以及宗族都是極為簡單,唯一追求的就是一個清名,而解學龍說的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說到了他的心坎。 若真能在首輔任上辦成這一樁足以流芳千古的政柄,那么他史可法的名字無疑也可以跟著載入史冊,為后人所銘記。 想到這,史可法便立刻有了決斷。 “高閣老說的對,事在人為。”史可法肅然道,“而且我們不妨將目標定得更大些,我們不僅要說服圣上撤除全天下之礦監以及稅使,更要說服圣上在皇明祖訓之中添加一條,后世君王永不準再設礦監、稅使盤剝小民!” “對對,還是首輔明見萬里。”高弘圖這次心悅誠服。 “一定要把永不準再設礦監、稅使寫入皇明祖訓之中,要給后世的君王立下規矩,既便是九五之尊,也不能肆意妄為!” “仆等完全贊同。”姜曰廣和解學龍連連點頭。 難得四位閣老意見高度一致,此事當即便定下。 高弘圖又提議說:“此番圣上回京,定然要與仆等商議國用開支的額度問題,到時候就讓張有譽趁機把這個事提出來。” /129/129555/3124855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