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明察秋毫-《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大明的賦稅可以分三類。
一是正稅,官田每畝5升3合5勺,民田每畝3升3合5勺。
既便按一畝產(chǎn)糧1石來進行計算,稅率也分別只有官田5.35%、民田3.35%,不得不說這個稅率真是低到令人發(fā)指。
因為明代實際上的畝產(chǎn)在2石左右。
所以說朱元境對老百姓是真的體恤。
不過無論官田民田,還是縉紳勛貴家的田,正稅都是必須要繳納的,一分不能少。
除了正稅,第二項就是丁稅,也就是人頭稅,成丁就要繳稅,也正因為這,一些世家大族以及豪門宗族就百般隱瞞丁口。
所以說明代的人口就是一本糊涂賬。
除了正稅以及丁稅以外,第三大項就是徭役。
按照規(guī)定,成年男丁每年需要抽出一段時間,前往水陸碼頭、驛站、衙門等機構(gòu)服力役、雜役甚至于軍役。
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后,鑒于一些世家大族以及地方宗族隱瞞丁口,并且籍此中飽私事,便將丁稅以及徭役攤?cè)氲教锂€之中,并改征折色。
征折色就是直接收銀子,不再收實物,成丁也不用再擔(dān)負各種徭役,只需繳稅即可。
這兩項稅收對官紳士子是有優(yōu)免的,幾品官員可免丁多少人,舉人可以免役多少畝,說的就是丁稅以及徭役的攤派,非正稅。
除了這三大項賦稅之外,就是額外加征的三餉。
三餉的加征額度甚至超過正稅本身,但由于官紳士子逃稅,再加上百姓大量逃亡,三餉就只能攤派到?jīng)]有逃亡的少數(shù)家境還算殷實的百姓頭上,在河南甚至出現(xiàn)了一戶家庭承擔(dān)整個村子的三餉的荒唐現(xiàn)象,最終就是全村逃亡。
所以說朱元璋是好心辦錯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言歸正傳,湖廣巡按御史黃澍要求減免的就是湖廣的丁稅、徭役以及三餉,這其實是真正為民著想的舉措,因為可以直接減輕小民負擔(dān)。
因為加征攤派的主要受眾就是升斗小民。
黃澎如果要求減免正稅,就是替官紳在減負。
“不行!”高弘圖斷然道,“賦稅一分都不能少!”
“仆也認為必須如數(shù)上繳?!苯粡V一捋胡子說,“眼下圣上正帶著二十八鎮(zhèn)邊軍在徐州守邊,國家正是急需用錢之際,湖廣又是賦稅大省,豈能減免?”
高弘圖又道:“再說湖北遭災(zāi)只是黃澍一面之辭,仆已經(jīng)派人去湖北調(diào)查過了,月前長江確實發(fā)了大水,但是災(zāi)情并沒有黃澍說的那般嚴(yán)重?!?
這次解學(xué)龍也站在高弘圖、姜曰廣的這邊,說道:“湖廣發(fā)了大水,南直何嘗不也發(fā)了大水?如果減免,就必須南直、湖廣一體減免。”
“那就按這個意見票擬吧,不過茲事體大,交由永王批紅怕是不行,還是以急遞發(fā)往徐州交給圣上御批?!笔房煞ㄗ罱K提了個折衷意見。
高弘圖他們四個也沒反對。
……
淮安府草灣鎮(zhèn),夷丁營地。
崇禎用兜鍪盛了一碗熱湯,又從干糧袋取出一把饗灑進熱湯之中,再抓起一小塊硬鹽塊以及一小把豆豉扔進饗中攪拌。
攪拌均勻之后,直接抓著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白玉县|
武夷山市|
临桂县|
冀州市|
内丘县|
岱山县|
彭水|
南澳县|
翼城县|
英德市|
南和县|
嵊泗县|
桑植县|
拉孜县|
军事|
三门峡市|
吉隆县|
甘谷县|
宣化县|
多伦县|
沧源|
沅江市|
余庆县|
东城区|
银川市|
道孚县|
紫金县|
阳东县|
仪征市|
鹿泉市|
巫山县|
崇义县|
固安县|
彭山县|
双城市|
建瓯市|
准格尔旗|
蒙自县|
龙海市|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