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0章 排隊槍斃-《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黃得功所擺出的陣形幾乎如出一轍。

    前面是刀牌手,后面是三排火槍手,再是三排長矛手。

    只不過火槍手采取的是大間隔隊形,密度只有刀牌手和長矛手的一半不到。

    這樣遇到有危險時,長矛手也能及時上前,替代火槍手形成密集的長矛方陣。

    高第的降軍總共三千,火槍手大概有千余人,黃得功的明軍約四千人,三排火槍手加起來也同樣只有一千人左右。

    再就是明軍兩翼以及身后還有少量的車營兵。

    其實,無論是黃得功所率領的明軍,還是高第的降軍,都發端于戚家兵,或者說明末清初整個時代的步兵戰術都發端于戚家軍。

    戚家軍的戰法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戚家軍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鴛鴦陣。

    隊長,兩名刀牌手,兩名狼筅手,四名長矛手,兩名镋鈀手加一個火兵,后來狼筅手換成火槍手,數量也從兩個增加到四個。

    但是實際上,這一戰法極為復雜。

    在南方復雜地形對付倭寇往往有奇效。

    但是到了北方戰場與蒙古、建奴的大兵團作戰,鴛鴦陣就反而成了累贅,因此戚繼光就對其進行了簡化,并引入車營。

    引入車營之后的戚家軍就成了真正的火器部隊。

    不光火繩槍占比大大增加,還裝備了大量火炮。

    此后戚家軍的戰術就成了足糧足餉、槍炮糊臉。

    遇到蒙古騎兵或者建奴時,先以戰車結防御陣,蒙古騎兵或者建奴進攻,就以車載大炮以及火繩槍糊臉,等到蒙古騎兵或者建奴不支潰敗,最后出動騎兵收割人頭,這一套戰術在東亞戰場上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登州之亂后,建奴也大踏步的進入到火器時代。

    然后遼東戰場上就出現了大炮互轟、排隊炮斃。

    東亞戰場首先出現的不是排隊槍斃,而是排隊炮斃。

    因為東亞戰場的大炮比歐洲的兇殘得多,在歐洲戰場上還只有加農炮實心彈的時候,東亞戰場上已經出現了專門殺傷戰斗人員的虎蹲炮,百子銃!

    由于身后有建奴監軍再加上待遇也要比明軍好,所以八旗漢軍的戰斗意志普遍要比明軍更強,所以每次排隊炮斃基本都會以明軍失敗告終。

    然后建奴再出動八旗兵以及蒙古騎兵收割人頭。

    松錦大戰的八鎮援剿總兵,就是這樣被建奴給吃掉。

    所以松錦大敗的這口鍋扣不到崇禎頭上,更扣不到洪承疇的頭上,也很難扣到王樸等八鎮總兵的頭上,明軍打贏了松錦大戰那才叫違反常理。

    一片石大戰,李自成的幾萬老營也是這樣被建奴吃掉。

    十全老人說建奴是靠著騎射奪天下,這話也就騙騙小孩。

    此時的建奴,武器裝備、戰術、戰斗意志還有兵員素質都堪稱世界頂流,說它是十七世紀世界第一陸軍實至名歸。

    正常情況下,黃得功、高第的這次交戰也將會是排隊炮斃。

    然而這里出了一點小意外,黃得功發現對面沒有攜帶火炮,同時為了提防建奴騎兵,就將為數不多的偏廂車及火炮擺到了兩側,而高第的降軍在投降建奴后就被漢軍旗奪走全部偏廂車及火炮,變成了純粹的輕步兵。

    于是,東亞戰場的第一次排隊槍斃就這么突如其來的上演了。

    無論是對于明軍還是降軍而言,排隊槍斃都是首次,沒經驗,所以雙方的指揮官都只能憑著自己的感覺行事。

    相距大概一百步,高第率先命令刀牌手扎住了陣腳。

    后面火槍手和長矛手也紛紛跟著停下,隨即火槍手點燃火繩,做射擊前的準備。

    對面的明軍卻沒有停下,仍舊在黃得功指揮下穩步向前推進,因為對面沒大炮,黃得功覺得還可以再逼近些。

    五十步距離最好。

    “呯!呯呯呯呯!”高第降軍的第一排火槍手紛紛開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陆川县| 乌鲁木齐市| 三明市| 扎赉特旗| 潮安县| 金湖县| 郴州市| 徐水县| 禹城市| 昌宁县| 吉木乃县| 长乐市| 桃源县| 岳普湖县| 辽阳县| 扬州市| 雅安市| 观塘区| 阿瓦提县| 镇安县| 永清县| 普兰店市| 衡南县| 兴义市| 喜德县| 巧家县| 乐业县| 高青县| 灌南县| 宝坻区| 扶风县| 马关县| 松溪县| 鄂尔多斯市| 焉耆| 惠水县| 商河县| 巴南区| 邢台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