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0章 南北兩京-《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史可法幾人便暗自嘆口氣。

    因為大佬錢謙益這一表態(tài),就意味著東林黨在“擁立”這一大事件上徹底失敗,由福王朱由崧監(jiān)國已經(jīng)是勢在必行了。

    戶部尚書高弘圖給史可法使了一個眼色。

    史可法讀懂了這個眼神的含意,擁立之功已然旁落,現(xiàn)在他們唯一能爭取的就是勸進之功,只有通過勸進來緩和與福王之間的關(guān)系。

    誰讓他們東林黨跟福藩之間有著舊仇呢?

    劉孔昭又拿出來一份早就已經(jīng)擬好的百官公啟。

    先由錢謙益謄寫一遍,然后一眾東林黨大佬摁手印。

    第二天,由南京禮部尚書王鐸手捧著百官公啟,過江拜見了朱由崧,表達南京官紳百姓的殷切企盼,希望他能夠出面監(jiān)國,挽狂瀾于既倒。

    朱由崧先是百般推辭,最后拗不過才勉強應(yīng)承下來。

    四月廿九日中午時分,朱由崧在禮部官員的陪同下過江到達燕子磯。

    這時候,以史可法為首的南京官員以及以魏國公徐弘基為首的留都勛貴早早的已經(jīng)等在了儀鳳門外,接著就是走一波流程。

    在走完流程之后朱由崧并沒有急著進城。

    朱由崧在這些年的巔沛流離之中也成長了不少。

    朱由崧先帶著文官勛貴到明孝陵拜謁了太祖高皇帝,接著又拜謁了懿文太子朱標,然后才進入南京,正式接過臨國的重任。

    過了一天之后也就是五月初一,朱由崧頒下監(jiān)國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廷推閣員。

    這在程序上其實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到了萬歷之后,大明朝的內(nèi)閣負責制已經(jīng)進化得相當完善,國家的大小事務(wù)都先由內(nèi)閣票擬給出意見,再送到司禮監(jiān)批紅,皇帝如果不贊成就打回內(nèi)閣重新票擬,皇帝贊成就送到六部各司以及各個院寺去落實執(zhí)行。

    在這個制度中,內(nèi)閣負責決策,六部各院寺負責落實執(zhí)行,皇帝就只剩下監(jiān)督權(quán),包括各項權(quán)力中權(quán)重最大的人事任免權(quán),皇帝也同樣只剩下監(jiān)督權(quán),每次遇到有官員補缺,皇帝只能在內(nèi)閣擬定的名單中進行圈選。

    皇帝通過中旨也能奪回部份人事權(quán)。

    只是偶爾一兩次文官群體還是能忍讓。

    但是次數(shù)一多文官群體就會群起而攻。

    而且圍攻皇帝的手段也是極狠——官員大面積罷工,讓朝政癱瘓!

    說起這個,嘉靖皇帝和萬歷皇帝爺孫倆是深有體會,這兩位都是深受文官群體大面積罷工之苦,不過在應(yīng)對能力上這兩位皇帝就有著天壤之別。

    嘉靖皇帝是通過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分化了文官群體。

    萬歷皇帝卻來了個破罐子破罐,你們罷工老子也罷工。

    然后?然后在文官群體和萬歷皇帝的合力折騰下,把大明給折騰完了,所以史家說大明不是亡于崇禎,實際上亡于他爺爺萬歷。

    說這么多其實就為了說明一點,內(nèi)閣制已經(jīng)相當成熟。

    不光辦事效率高,官民百姓的接受程度也高,還有皇明祖訓背書,皇帝也奈何不了。

    但是北京淪陷后,皇帝和三大皇嗣下落不明,內(nèi)閣也遭到一鍋端,大明的整個官僚機構(gòu)已經(jīng)事實上陷于停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石城县| 四平市| 贵阳市| 巴南区| 沂南县| 沙田区| 兴仁县| 盐城市| 彭山县| 内黄县| 桂平市| 密云县| 济源市| 福海县| 集安市| 泗洪县| 商丘市| 措勤县| 西城区| 红桥区| 湛江市| 岑巩县| 昭平县| 高阳县| 洛宁县| 古蔺县| 雷山县| 新化县| 黄梅县| 赣榆县| 马公市| 吉隆县| 布拖县| 扬中市| 环江| 祥云县| 贞丰县| 罗田县| 安阳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