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然鬼知道你崇禎會不會秋后算賬? 孟兆祥、吳麟征等也紛紛發(fā)聲支持,吳甘來便也不敢再多說。 不過吳甘來也沒覺得自己臉上難堪,因為大明的科道言官就是干這個的,懟天懟地懟皇帝是他們的日常,結(jié)果怎么樣就無所謂。 朱高遠又問守陵的大太監(jiān)道:“你叫什么名字?” “老奴孫象賢。”大太監(jiān)激動得聲音都變得更咽。 朱高遠又問道:“孫伴伴,你在萬壽山多少年了?” 孫象賢垂淚道:“回萬歲爺話,已經(jīng)十七個春秋了。” 守陵十七年了?難怪崇禎的記憶中沒有這個老太監(jiān)。 朱高遠又問道:“孫伴伴在萬壽山十七年,對附近地形應該很熟悉了吧?” 對于守陵太監(jiān)來說,守陵只是職使,并不是被軟禁,是可以自由外出的,孫象賢在萬壽山皇陵守了足足十七年,肯定熟悉地形。 孫象賢道:“熟得很,萬歲爺是要去哪嗎?” 朱高遠道:“你知不知道哪兒有小路可以越過長城?” “有有有。”孫象賢道,“從這往東北方向走二十里有個叫片石梁的山口,那里的長城已經(jīng)垮塌了大半,人馬可通行。” 朱高遠道:“你前邊帶路。” “老奴遵旨。”孫象賢大喜。 終于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王家彥還想爭取一下,問道:“圣上,真的不去永平府嗎?” 朱高遠道:“若是要去永平府,昨天早上剛潰圍而出時就去了,既然之前沒去,現(xiàn)在就更不可能去了,去了必定自投羅網(wǎng)!” 投奔吳三桂是不可能去投奔的。 這真是個政治投機分子。 …… 三月廿一,吳三桂的關(guān)寧軍終于走到了順天府的玉田縣境內(nèi)。 崇禎皇帝在年初之時就下了詔,讓吳三桂率關(guān)寧軍入關(guān)勤王,可是三個月過去,關(guān)寧軍才剛進順天府。 三個多月走了五百多里。 平均每天差不多走五里。 由此足見吳三桂是個什么態(tài)度。 吳三桂壓根就沒想真正的勤王。 吳三桂之所以領(lǐng)兵進關(guān),只是為了躲避日益強大的建奴而已,遼西那個旮旯是真的沒法再呆了,建奴的紅夷大炮威脅太大。 大軍剛到玉田縣,京師淪陷、圣駕潰圍的消息突然之間傳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