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節前,一食堂的崗位競聘工作順利完成。 只等年后,就按照新的模式開始運轉。 一食堂的崗位競聘工作,馬華直接沒有參加競聘。這樣,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轉入勞動服務公司。 等到于莉的餐廳開業時,馬華過去上班,李愛華好給他辦理停薪留職手續。 因為馬華的家庭條件特殊,李愛華不想讓他們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先用停薪留職的方式去餐廳上班,等到三五個月后,知道市場行情了,也看到自己的收入了,再給他辦理離職手續。 貿易公司那邊,年前陶承義也簽下一單。 另外,劉光福和李青霞手中都有客戶在談。 劉嵐的第二單也談的差不多了,劉光福把業務部門的工作組織得有條有理。 每天早晨開個簡短的早會,每個人匯報一下前一天的情況,然后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如果誰覺得工作有困難,他們就集體討論。 李愛華覺得這些年沒有白帶劉光福,眼前的這個劉光福與電視劇中后來的劉光福完全不一樣了。貿易公司的業務部門交給他帶,基本上是放心的。 春節期間,李愛華的心思就全部放在了火腿腸廠的開辦事宜上面。 他和李懷德處長約好,正月初三晚上,一起去李處長岳父家吃飯。 這些年,李愛華與李處長及其岳父交流比較多,因為做古玩收藏的緣故,他們的關系比以前更加熟絡。 李愛華空間中收羅了不少好東西,所以,他也非常舍得,常常出手大方。畢竟人家帶給他的是未來的數百萬元,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收益。 萬阿姨接過李愛華送來的拜年禮物,一面笑著喊:“小李呀,你太客氣了。” 一面非常開心地收好這些禮物。 李懷德處長一見李愛華,就拉著他到一邊去談論事情了。 前段時間,在決定了要上馬火腿腸廠的項目之后,李愛華就托李懷德處長幫忙打聽,從日本進口一臺火腿腸廠的灌裝機,要多少錢? 對于李愛華的勞動服務公司來說,上馬這個項目,豬肉原料有養豬場做后盾,不必擔憂。人工有那些個登記在冊的待業青年們,如果不夠還有后備人員。 所以,唯一要操心的就是設備問題。 火腿腸灌裝機,必須從國外進口。國內壓根兒就沒有火腿腸這樣的產品,灌裝設備更是不可能有。 一臺火腿腸灌裝機需要多少錢,李愛華是不知道的。這個必須提前弄清楚。 1982年,國內的整體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沒有平臺給你提供資料,更沒有什么網絡之類的工具可以利用。 只能去找有外貿途徑的消息靈通人士幫忙打聽,所以,李愛華就拜托給李懷德處長了。 兩人合作做過外銷轉內銷的名酒生意,李愛華知道對方有這樣的門路。 萬阿姨給他們張羅一下,讓兩人坐在小會客室里談話。 “愛華呀,設備價格幫你打聽清楚了,一臺設備要一百萬!” 一百萬? 李愛華直接被驚到了,他以為聽錯了。再次追問一遍,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他沒再說一句話,只是悶頭喝茶。 李懷德處長也沉默不語,像是在給李愛華思考的空間。 一直到萬阿姨來叫吃飯,李愛華還在低頭品茶。 這個項目有點懸了! 他心中知道,楊廠長不可能拿出一百萬給他去開辦火腿腸廠。 曾經在心里想過會很貴,但沒想到這么貴。應該很大一部分是被外貿公司賺了。 吃晚飯的時候,大家見李愛華臉色凝重。 萬阿姨便關心地問他:“碰到什么煩心事兒了?說來聽聽,也許我們大家可以給你出個主意?” 春節期間,人家一家人好不容易一起吃頓飯,李愛華不想拿這樣的事情來煩人家。 晚飯后,李懷德處長再次與他坐下交流。 李懷德輕聲問:“你考慮得怎么樣了?有什么想法提出來,我們倆議一議,也許就解決了。” 李愛華心中非常失落,李懷德處長對軋鋼廠的情況是熟悉的,他便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太貴了!楊廠長不可能有這樣的魄力,拿出一百萬給我去折騰。” 李懷德從口袋里掏出一張信箋紙,遞給李愛華:“外貿的朋友,幫你算了一筆賬。你看一下,也許用得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