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玄都驛內(nèi)-《畫妖師郭洵》
第(1/3)頁
李貍兒回到護城河邊的驛館時,已日薄西山,驛長知道這位是沈鶴衣的隨身童子,熱情地上去問他要什么餅食粥飯,李貍兒心里還想著白天的事,隨手一指,示意驛長一邊兒待著去,驛長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臉上賠著笑,心里暗罵狗仗人勢的東西。
-
這驛館是多年前大名鼎鼎的玄都驛,先帝在位時,玄都是大庸皇城,那時候,玄都驛可了不得,光馬廄就有數(shù)百間,飼馬一千五百匹,氣象驚人。
到了如今,玄都驛雖沒落了許多,規(guī)模依舊不小。當年的馬廄、驛館和庫房大半被拆了,改成假山池和花園,走過馬神祠后,就是公館所在之處,檐墻掩映,廊腰縵回,雖然失了當年的氣象,卻清幽了不少。
快走到沈公居住的公館時,李貍兒整了整衣領,又把襯尖巾子的襥頭扶正了,才到門外喚了聲沈公。
這位沈公的官途一直很坎坷,麟功八年做了起居郎,沒兩年就被貶到邊州,當了四年通判,后來回京了,也只當上個翰林待詔,一當五年都沒挪窩。
但李貍兒對沈公的尊敬不會因此減少。
大庸國內(nèi),兩教超然世外,儒門輔佐人主治理江山社稷,如今的儒門,大抵可分作兩派。
大庸儒門的理學發(fā)源自一百五十多年前,那時儒門勢頹,舉世無一圣人,儒門五位大儒以讖緯之法,融合兩教理念,秉孔圣文圣正宗,化“仁義”為“天理”,創(chuàng)立理學,才不至于讓儒門衰微下去。又有朱圣出世,從“格物致知”之中悟出“格物窮理”之法,窮盡天理之極,得理學大成,證得圣位,儒門地位再度穩(wěn)固。
九十年前,又有一大儒秉朱圣之學欲窮天理,云游天下后,卻覺得天理無窮,人力有時窮。自覺看盡了眾生相,獨未嘗死味,鑿石為棺,自封石棺內(nèi)半月,勘破生死,明悟“心即天地”之理,被尊為王圣。
王圣棺中頓悟后,向身邊七位學生傳道,便是后來的王門七大儒,七大儒又廣收門徒,遂有心學七派。
沈公諱秩,字青藤,是王門七大儒中,大儒吳時隱的關門弟子。
如今的儒門兩大派,一個“理向外求”,一個“心無外物”,當然聊不到一塊兒去。
朝中形勢是理學勢大,心學在野,沈公作為吳時隱的弟子,在官場中便屢屢碰壁,但當李貍兒的老師綽綽有余。
門里的沈公回應后,李貍兒便推門進了屋子。
屋子里頭布置典雅簡約,墻上裱了桑皮紙,窗前有一方簡案,上面放著喝了半碗的白粥和兩碟素菜,是春筍兩吃,裹面衣油炸和水煮,雅稱叫煿金煮玉。
沈青藤正開著窗,冷不丁的,一只黃紙鶴出現(xiàn)在窗外,沒半點征兆。紙鶴迅如勁矢,臨近了窗戶,勢頭又一下緩了,輕飄飄地飛進來,落在桌案上。
沈青藤展開紙鶴看罷隨手一拋,那信紙上燃起青火,霎時間就把信紙燒成了灰。
李貍兒沒有好奇那上面寫了什么,類似的鶴信,多的時候一日會來十多封。
“案子查的如何了?”沈公拂開鶴氅下襟,“坐下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南雄市|
阆中市|
呼伦贝尔市|
康定县|
比如县|
贵州省|
莱阳市|
彰化市|
邯郸市|
兴海县|
荆门市|
临泉县|
西城区|
惠来县|
新绛县|
改则县|
绥棱县|
靖远县|
抚松县|
仁寿县|
墨脱县|
石泉县|
新河县|
安阳市|
固阳县|
永吉县|
龙山县|
白河县|
昂仁县|
乌兰县|
财经|
乌海市|
山丹县|
通江县|
临猗县|
舒兰市|
玉环县|
安义县|
静安区|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