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接地氣-《從靖康開始李敬》
第(1/3)頁
種彥鴻收編了大名府派去挖掘黃河的廂軍一千多,以天下兵馬副元帥的命令,通知當地縣令征調百姓恢復廂軍挖壞的大堤,然后帶著兵馬一起來滑州。
加上他從恩州帶去的一個騎兵營,一個補充營,于是從滑州帶出了小兩千人。
加上岳飛在大名府連番作戰,還剩下的八百多人。
李敬手里還掌握著濟南府廂軍和出擊邢州時候宗澤撥給他的磁州軍。
一共七千余人繞過了滑州。
走了不到八里路,看著前方一馬平川的平原,這個大戶人家的宅院還算是高地也扼守著官道兩側。
李敬干脆的給他征用了,依托兩邊農莊,讓陳仁俊,吳侃和幾個指揮使一起指揮麾下人馬,開始在在官道和官道兩側的旱地上挖掘戰壕,陷蹄坑。
寒風凌冽,士卒們干的熱火朝天。
對于李敬麾下的兵,最怕的就是沒仗打。
每次打跑了金狗,總有馬肉吃,有錢分。
至于回濟南府,能不能領到俸祿,他們也不考慮那么多了。
大宋欠餉的軍隊多了去了。
“三弟,你這個挖坑的辦法,實在太絕了,真要是大宋各地的軍隊都效仿,金國的騎兵機動性可以得到極大的限制,只要騎兵沖不起來,金軍就是個菜!”
冷兵器的時代,大宋民間尚武之風還是很濃郁。
宋軍很多士兵都是好樣的,即便沒有武術也有一膀子力氣。
可是力氣再大,也打不過人馬結合的沖擊力。
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嫻熟。
坐馬背跟平地上一樣。
步卒對上騎兵沖鋒,本能的怵。
“二弟,你以為宋軍都能像三弟這樣挖坑,大宋鐵器珍貴,大部分農夫刨地,挖土,都是用的木器,我很難想象,如果是木制的鋤頭,鏟子,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這挖坑會慢到什么程度!”
岳飛搖著頭,覺得種彥鴻這種世家公子有些不接地氣。
李敬卻從岳飛的話中感覺到,大宋發展冶鐵等科學技術,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所以,大宋要強大,需要走一條根本強大之路,不僅要強軍,要用專業的軍事人才掌軍,還要極力發展和軍事力量相關的格物技術!”
“談何容易,朝堂格局沉疴已久,變法如同登天,王安石小試牛刀且止步不前,就算是三弟跟高人學到了經天緯地之才輔佐,也需要大宋出一個曠世雄主!”
大宋朝堂目前就是那樣,你離他越近,越能感受到失望。
種彥鴻也不知道大宋的未來的路在何方。
不過不影響他為大宋盡忠。
歷史上可沒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只有滿門忠烈的種家將。
“此番金軍南下,大宋浩劫已成定局,相反,不破不立,我到覺得,對你我兄弟,對大宋朝局來說,是一場好事!”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汴京城里的官家父子還顧著內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兰考县|
深水埗区|
呈贡县|
新泰市|
宁夏|
万宁市|
黄龙县|
通渭县|
苏尼特左旗|
乌苏市|
赤峰市|
集贤县|
怀化市|
元阳县|
荥经县|
林州市|
涟水县|
乌海市|
南郑县|
田阳县|
德钦县|
礼泉县|
崇阳县|
岢岚县|
凭祥市|
准格尔旗|
印江|
牟定县|
桐庐县|
疏勒县|
咸丰县|
呼图壁县|
璧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城县|
虎林市|
博客|
绥化市|
武鸣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