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有這位施夷光,你就是范蠡大夫推薦過來,被他格外看重的經(jīng)商奇才?” 確認趙青將參與活動之后,斟戈忘怙欣然道:“范大夫的眼光,我還是很認可的,如果你也跟著加入的話,則可以獲取三十粒的初始金額。不要看比九十九少了許多,其實,別的人也不過五到十粒而已。” 范蠡認可的經(jīng)商奇才?趙青心中若有所思,想起了鄭旦當初所言,在美人宮的運營競爭中,西施是唯一一個能夠不虧損而小賺的初學者,這么說來,她確實在商業(yè)上有著過人的天賦。 理論上來說,作為文子的大弟子,范蠡的道家修養(yǎng)應(yīng)該極高,不至于因純粹的美色就喜歡上一個人,若是他真的有跟西施成為一對的可能,那么兩者之間多半有著共同的話題,彼此互為知己。 在一項技藝上的天賦,臻達天下絕頂之人,自然而然會生出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心中常懷孤寂,難以尋覓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 雖然不好說現(xiàn)在范蠡在經(jīng)濟學上的造詣,跟文子相比誰高誰低,有無分歧,但目前看來,他或許正如琴藝大成的俞伯牙,期待著未來會有“鐘子期”的出現(xiàn),若是遇上了真正懂得自己的人,必將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 這么說來,西施也是個值得深入結(jié)交的人才啊!趙青心中暗暗思索,并覺得自己或許應(yīng)該在這個方面,對她進行一定的投資。 與此同時,聽到一個沒什么修為的施夷光,得到的評價居然也遠在自己之上,剛才那些議論紛紛的巫者,此刻卻并未再次發(fā)聲,似是默認了這個結(jié)果。 這并非是因為西施的美麗讓這些人為之嘆服,畢竟相當數(shù)量的巫師,各種拜神祀鬼,見慣了非人之物,其審美觀都異于常人,對此有著驚人的抵抗性。 他們之所以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實則是范蠡所掌控的勢力,有著驚人的威懾力,在越國的經(jīng)營關(guān)乎到了守陵人們的生活水平,涉及到了其獲取修煉資源的各個渠道。 像諸稽氏、常氏這種大家族,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在越國境內(nèi),最多也不過遭到一些排擠打壓,只要遵紀守法,自身沒什么問題,也不會有多少實際上的損失; 但若是得罪了范蠡,或者說擋住了他推行新政策的道路,那便會受到對方運用商貿(mào)手段,全然“合法”的制裁封殺,以最純粹的金錢攻勢摧毀敵人的關(guān)系網(wǎng),令其從看似團結(jié)的內(nèi)部開始瓦解。 多年之前,也不是沒有占據(jù)數(shù)座大邑、經(jīng)營上千年、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強盛家族,依仗其結(jié)盟的數(shù)家宗派、氏族,敢于公然對抗范蠡發(fā)起的工商業(yè)整合行動。 然而,在越國司空署未調(diào)派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這個地頭蛇不過支撐了兩三年時間,便連接發(fā)生內(nèi)訌事件,坐鎮(zhèn)家族的幾尊強者,因利益糾紛而各種互相背刺,實力一落千丈,只能以小宗代大宗,主動變賣家產(chǎn),“自愿”遷往東甌邊境,變成了助越國同化附屬國的先鋒。 …… “說起來,‘斟’之一字,其實就是以酒祭神的一個步驟。” 憑空抓出了一只精致的銅爵,在里面斟滿了清酒,斟戈忘怙微笑著看向趙青、施夷光等人,淡淡開口介紹道:“所以我在這里分發(fā)‘圣酒’,其實正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代表先祖嘉獎出眾的人才。” 斟戈、斟鄩、斟灌三氏,其本義原是斟酒前以戈殺俘、斟酒時進行度量、斟酒后澆地降神,屬于為夏王室代行兵事、代掌財政、代行賞罰的三大重臣,也就是車正、牧正、皰正這三正之位。 不過,這些太過遙遠的榮耀,與斟戈氏如今的現(xiàn)狀相比,更襯托出家國衰落的黯淡色彩,因此他并未說出口來,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回想了一番,感慨不已。 “看得出你參悟傳承的效率極高,若是賭上太長時間,或許有點浪費此次前來的機會。” 彈指將桌上的這九十九顆薏苡送到了趙青手邊,斟戈忘怙敲了敲自己臉上的面具,掃視在場眾人,補充道:“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們不妨加快一些游戲的流程,采取能迅速分出勝負的方式。” “嗯,剩下的五只朝菌,就改換到廣闊些的場地,一次性全部布置完畢,任由你們各施手段,對其進行探查、禱祝、卜算等等,準備好到時候下注的策略,再逐一揭曉、分輪次結(jié)算吧……” 話語未畢,只見他突然雙手向外一推,整座殿堂頓時一陣輕顫,這一角的空間,驟然變得廣闊了百倍。原本緊湊的布置,如今顯得疏落有致,空曠而寧靜。 遠處的燭光在微風中搖曳,亮度卻并未因距離變遠、空間增大而稍減,反而顯得更加柔和、溫暖。 這巨大的變化中,殿堂的其他區(qū)域卻絲毫沒有失真變形之感,相反,與被延展的這一角區(qū)域相接的部分,均呈現(xiàn)出融恰自然的狀態(tài),仿佛這殿堂原本就是如此一般,給人以宏大而悠遠的感覺。 與此同時,裝著朝菌的玉質(zhì)方座簋,無風自動,像是有生命一般,其蓋子迅速合上,然后整個在地上旋轉(zhuǎn)了幾圈,接著從邊緣處分裂出了四道虛幻的影子,緩緩凝實化作了跟前者一模一樣的方座簋。 它們與原來的方座簋加在一起,便是五個,各自飄向了不同的角落,安放得穩(wěn)穩(wěn)當當,每一個玉簋的蓋上,都標有甲乙丙丁戊的記號,以作識別區(qū)分之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