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馬寺佛塔間發生的夜戰,以“天僧”與“謝眺”戰至真元大耗、不愿兩敗俱傷而結束,顯出趙青在武學引導微操上的優勢,然而,只不過是輪回世界最初的序幕。 清楚明白未破入天人之界,縱然是大宗師級數的高手,亦能被上千精兵加上幾個普通宗師所圍殺,雙方不約而同地于戰后開始組建起屬于自己的強大勢力,而并未嘗試展開第二次的單打獨斗。 對于由傅采林操控、且受到趙青間接引導指揮的“天僧”來說,他的基本盤自然便是他最初出身的道門,以及新加入的佛門,以及這兩家的信眾;而對于蒼璩、石之軒化身的“謝眺”來說,則是魔門兩派六道的雛形。 借助佛道兩家在朝廷處遠比魔門要好得多的名聲,還算不錯的群眾基礎,知曉原歷史發展方向的“天僧”,運用各種縱橫手段和隱秘的控制之法獲得了大批合作者,整體勢力在朝堂與民間飛速擴張; 短短十數年間,就壓制住了儒家成為了東漢的主流,或者說把原來的儒家幾近掏空化作了自己流派用來掩飾的皮膚,并以朝廷和正道的名義宣傳魔門的罪惡,組織起了一次又一次針對后者的清剿。 不過,雖然在洗白失敗、幾經拼斗之后,“謝眺”于漢朝地域已被切斷了其勢力新成員的源頭,暫時待不下去了,但他很快便作出了率領魔門前往其他地方發展的決定,遷入了漠北、西域等地。 在第一世的輪回中,“謝眺”一共教導出了八位大宗師及以上的弟子,將數以十萬計的胡漢民眾發展成為了魔門的忠誠信徒,且擁有遠比這個數量更龐大的受控制人口,可謂遠遠超過了魔門原歷史的水平; 只可惜,他面對的敵人,乃是因得到大量先進技術后逐步占據了亞歐大陸和北非的新漢,實力遠遠超過前者,縱然“謝眺”裹挾流亡勢力不斷逃竄,仍躲不過敵人追擊的步伐。 百年之后,因抵抗圍殺而損耗甚大的“謝眺”,在接受禪位多年后過度勤于政務的“天僧”,先后壽終正寢,分別對兩大勢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魔門一方,由于謝眺通過種種艱苦磨礪建立了嚴密的組織制度,先讓他的義子謝泊暫代邪帝之位,使得局勢保持穩定,再于很短時間內便通過心靈交感之法找到了謝眺的轉世之身; 然而,在新漢方面,因擴張過快而不可避免地留下來的隱患,在天僧死后后立即連環爆發了開來,貴霜、安息、羅馬叛亂不止,國內的老臣也不再忠于舊主,轉瞬之間,便從所向披靡的巨人變成了危機四伏的病號。 之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愿迎回“天僧”的轉世之身,不想讓宿慧未開的他在歸來后繼續擔任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主要還是因為傅采林治國理政的水平有限。 縱然趙青再能微操指點,傳輸給他數之不盡的引導信息,其人的腦袋沒法一次性裝下太多不熟悉的知識,做不到充分的理解,就像運行內存有限,沒法使用過大的程序一般,自然也不可能達到最完美的狀況。 而本就是虛擬的輪回世界,趙青也沒法像外界那樣憑借著讀心之法了解各種人的好惡忠奸,在指點的水平上亦是削弱了不少,跟其他人已無本質上的差距,難有特別神奇的效果。 一方最開始的基本盤較差,另一方的政治素養較低,不像石之軒那樣精通各種謀略,在數據上也算是平衡,沒有偏向其中的任何一方,屬于基本上公平的斗爭。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第二世正式開始了。 當“天僧”歷經種種磨難,終于重登皇位、開始平叛之際,“謝眺”所在的魔門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通過與前者敵人互相聯合的方式,實力如滾雪球般迅速膨脹起來,發展成為了當世舉足輕重的大國,幾近可與新漢同列。 不過,由于新漢地大物博、根基深厚的原因,盡管雙方一直以來都極為重視人才的培養,且魔門的集權水平和凝聚力都似乎更勝一籌,但在前者國內外的叛亂被平息之后,于整體實力發展的速度上,仍然被明顯甩在了后頭。 而在這一世中,蒼璩首次使出了他創出的“裂魂重塑之術”,以魔種為媒介,復制補全了謝眺第一世死后散開的天地人三魂,從原本的一位邪帝變成了足足三位,高端戰力大幅增長,逐漸顯露出了追趕的勢頭; 畢竟,像謝眺這個級別的人物,已是億中無一的存在,才學智慧有如天授,可以憑借著一己之力振興魔門,遠非一般意義上循規蹈矩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相比,突然就多出了兩個,完全可以拉近雙方的差距。 而隨著輪回世界的局面愈來愈復雜多變,由于這算是一個借助于戰神殿信息中樞而建立、時間加速千百萬倍的精神幻境,趙青、蒼璩也不可能掌握其中全部的變化,更多的只是提前布好大局,讓“棋子們”自行發展。 “蒼璩這種分裂靈魂、復制出新個體的秘法,可以類比為dna的半保留復制過程,不知他有意還是無意,實是一種模仿自然生命復制過程的一種奇妙手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