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繼續(xù)瀏覽著《天外篇》的內容,她從邪靈軀殼隨身攜帶的物品中取出一塊灰蒙蒙的不規(guī)則石塊,操控氣場使其懸浮空中,并抹去表面?zhèn)窝b的一層金屬膜; 伴隨著一陣劍光的極速盤旋切割,褪去灰色泛起了玉白色微光的透明晶石似乎有彈性一般,被聚攏的劍光向內壓得變小了不少,看上去并非金屬的特性,反倒像是塊膠體。 同時,它散發(fā)出的玉光也由白變藍,自行吸收起了外在的能量,緊接著便從不規(guī)則的斷裂口處迅速釋放而出,光芒轉黃,顯得尤為奇異。 “遵太公望之遺命,吾與四十八名弟兄于荊山北結天遁大陣,欲降伏域外天魔,全殲其十二人,同伴身死者三十九人,傷者八人,余受創(chuàng)功散,而于壽終前書言之?!? 根據(jù)墓主自撰的墓志銘,以及謝眺開棺檢驗的結果,墓主人以金剛不壞之身,仍被外星人的高端武器掃過當場重創(chuàng),失去了小半邊軀體,骨骼的斷口呈現(xiàn)出熔化的跡象,好在他平日里人品不錯,極幸運的被同伴舍身救下,勉強活到了戰(zhàn)后一百多年。 而在他發(fā)掘的另一座疑似當年決戰(zhàn)者后裔的墓葬中,更是出土了幾塊外星飛船炸開后的碎片,碎片比空氣還輕,晶瑩通透,帶著玉白的清光,閃爍不定,令人看不真切,有種似有若無的詭異。 經(jīng)過后續(xù)的考查和大量分析,謝眺推斷“域外天魔”的飛船與盔甲都采用了這種前所未見的特殊材料,強度高到不可思議; 本身的個體實力,也極其驚人,絲毫不遜色于一般的宗師級強手,在奇異“兵器”的加成下,總體戰(zhàn)力甚至還能翻上幾十倍。 關于這種晶玉般的材料,趙青正好在邪靈軀殼隨身攜帶的物件中找到了一塊,應該是它從謝眺處繼承得到的,材質確實非常特殊,看上去并非地球的造物,大大增加了《天外篇》所言的信服力。 又用劍氣測試了一番,她隱隱有所猜測,覺得該晶玉材料似乎有著接近全能的特性,外星種族的飛船外殼、宇航服、武器、艙內設備等等,或許均為同一種材料所制成,在生產(chǎn)和修復上方便之極。 外星人也會修練,這完全在趙青的預料之中,發(fā)現(xiàn)了超凡力量自然得高效利用起來,況且黃易小說中的“玄幻感”本就很重,擁有特殊能力的非人生物并不在少數(shù)。 至于古代高手能夠預測到外星人降臨狀態(tài)的原因,謝眺認為其應該與神秘莫測的戰(zhàn)神殿有關,并懷疑這群多達數(shù)十的天人級高手練的正是《戰(zhàn)神圖錄》,否則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成材率。 而這十幾個慘死在地球的外星人,他則判斷對方很可能只是一小支被派出來的斥候,遠非天外文明的主力部隊,連前鋒都算不上; 真正展開大規(guī)模入侵的話,地球積累了幾百年的頂級高手取巧對付點雜兵都得一朝消耗殆盡,絕對是毫無反抗之力。 唯一能帶來幾分希望的地方,只有疑似不弱于天外文明的戰(zhàn)神殿創(chuàng)建者,才有庇護人類渡過浩劫的可能? 《天外篇》寫到這里,謝眺本人也生出了悲觀絕望的情緒,并對朝堂上忙于勾心斗角的皇帝大臣們更加看不上眼,認為儒釋道三家絕無在未來對抗“域外天魔”的能力,不如建立一個激進的魔門嘗試“以魔制魔”。 當然,他在繼承天魔蒼璩武功,以十卷《天魔策》開創(chuàng)魔門兩派六道的格局后,很快便發(fā)覺手底下照樣充滿了不成器的角色,知曉魔門根本沒有扛起對抗天外文明重擔的潛力,于是便放棄了魔門,決定嘗試展開別的計劃。 目前看來,魔種邪靈似乎正是謝眺計劃誕生出的東西,但難以判斷其間是否出了什么差錯,究竟想實現(xiàn)怎么樣的目的?也許,只是謝眺修練《種魔大法》出了問題,想要將魔種分離而出? 不管怎么說,邪靈在五采石中留下了這至關重要的信息,并自稱它在可能面臨的死亡前,決定提前留下自己的遺言: 希望趙青這個敵人,也了解到這個已被埋葬千百年的秘密,幫忙去探尋謝眺、蒼璩這兩個可能還隱瞞了一些內容的知情人士,并發(fā)掘出戰(zhàn)神殿、天外文明的意圖與由來。 “所以,此事的面貌,應該是上古修行者從戰(zhàn)神殿處得到了外星人將會入侵的消息,修練《戰(zhàn)神圖錄》積極備戰(zhàn)了幾百年,然后展開了一場慘烈的伏擊戰(zhàn),卻幾乎全軍覆沒,于是選擇了放棄掙扎?”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覺得上古修者在大戰(zhàn)過后居然沒有專門留下警示后人的預言,也沒有繼續(xù)培養(yǎng)頂級高手的行動,似乎只能以他們自知無論如何也難以匹敵、選擇讓人類在不知情的安逸中滅亡來解釋。 不過,就算這些古人真是這樣想的失敗主義者,她也沒有指責這些當初拯救文明的烈士的意思,畢竟直面外星人斥候的他們有著關于對方的第一手資料,很可能遠比謝眺、自己更了解敵人的先進強大。 事實上,古代高手們多半并不了解外星飛船上可能配有遠比個體破壞力強上千萬倍的先進武器系統(tǒng),大有可能遠遠低估了敵人真正的實力,而非高估對方所具備的威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