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一部分,則與他身前數丈方圓的天地靈氣融為一體,化作了磅礴浩瀚的巨大氣浪,猶如山呼海嘯一般,向著她狂涌而至。 這并非指風、掌風、劍風,沒有融入一絲一毫的內力真氣,而是純粹的天地之力,所形成的猛烈風力。 沒有預料到逍遙子竟會突然出手,趙青尚未將自身勁力下沉,與地面連為一體,更來不及施展“萬象浩虛功”,進入堪比“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在這股迅疾的風勢之下,被向后吹開了十數丈的距離,方才止住了腳步。 少林寺內所鋪的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但在這一吹一剎之下,卻在地面上留下了兩道綿延十余丈、逐漸深入石板近尺的足痕。 將雙腳從狹長的剎痕中抽了出來,趙青臉色凝重,注視著二十丈外依然在不緊不慢撫琴的逍遙子,心中思緒起伏,暗暗估測著對方的實力與行為目的。 “你來了。”試探出了趙青的功力深淺,逍遙子微微頜首,微笑著開口道。 他的聲音與琴聲之間仿佛進入了不同的通道,彼此間并無干擾,實則是將傳音入密中原本細小的音線,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功力之精妙,已然達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趙青心中微驚,默默積蓄功力以作防備,并沒有開口回答。 “趙青小友,吾名逍遙子,是無崖子的師父。”逍遙子微笑著望著她,悠然開口道:“你習得的逍遙派武學,便是他所教導的吧。” 這是怎么看出來的?我今天所用過的逍遙派武功,只有“傳音搜魂大法”與生死符相關的“天山六陽掌”兩門,且經過了自己的修改,與原始版本頗有所差異。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這兩門武功,與逍遙子只授一人的內功不同,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應該都有修習。 對方一眼看出自己是從無崖子處學到的,這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似乎是看出了趙青心中的疑惑,逍遙子一邊撫琴,一邊開口解釋道:“我教授徒弟同一門武功時,會根據他們性格、功法的差異,對其進行微調,使之更加契合他們本人。” “小友雖然對本派武學同樣進行了微調,但仍然保留了原先的幾個細節,因此,我能夠認得出來。” 因材施教,達到了這個程度嗎?趙青心念一動,對眼前的老者評價又高了一分,主動詢問道:“前輩所施展的音功,是否便是‘逍遙御風’絕學的一部分?” 風,是“氣”的表現形式,看不見,卻能讓人感知到,且無孔不入。 在她的推測中,逍遙御風,所御使的并不止是尋常意義上的風,而是包括了天地間的靈氣,無所不至,無處不在。 如此一來,才有資格作為逍遙子現下最根本的功法。 “小友猜的很對。”逍遙子完成了第二輪的彈奏,將瑤琴收起,站起身來,緩步走出了這一間普通的禪房。 忽然間,他躍上房頂,抬頭仰望碧藍的天空,淡淡開口道:“宮、商、角、徵、羽,可配東、西、南、北、中五方之風。” “隨著琴音的變化,調動各個方向的天地靈氣,便是‘逍遙御風’與樂藝結合的效果?!? 跟著躍上房頂,順著逍遙子的目光望去,趙青忽然間發現,當下兩人所在的位置,好像是自少林寺內遠觀周邊景色時,能看到最秀麗風光的觀景地點。 但見少室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或拔地而起,或逶迤延綿,峰巒參差,峽谷縱橫,頗為壯觀。 且隨著彈奏的終止,回蕩在少室山上的琴音逐漸消散,褪去了原本被強行賦予的春天之感,重新歸入了外界的夏天之中。 “這是我度過的第二百四十三個春天,我將其化入琴音之中,連帶著過去的二百四十二個春天一起,共同釀成了這一支樂曲。既陳舊,又嶄新,余味悠長。” 逍遙子沒有提到他探查的結果,而是遠遠望著數里外的少室群峰,感嘆地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