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來,這些人只是聽命行事,家中也許尚有父母親人,絕大多數都罪不至死;二來,若是引來朝廷大軍剿殺,雖然自己有把握逃脫,但是原本定下的計劃未免就泡湯了。 突然,巷口進來一個灰衣漢子,見到了里面的慘狀,愣了一瞬后轉身便逃,但早已被趙青看在跟中。 趙青只是掠了幾掠,一把抓過漢子的神道穴,將其擲于地上。但令人驚奇的是,漢子雖然穴道剛被抓過,但并沒有全身酸欲,在一摔之后竟即刻躍起。 見到如此異狀,趙青再次一抓一擲,并在他頭頂補了一掌,使其就此斃命。她伸指往漢子尸體的身上戳了一記,卻有一股又韌又軟的力道將她手指彈回。 原來是刀槍不入的烏蠶衣嗎?趙青記起了連城訣中出現的這件寶甲。 烏蠶衣是用大雪山上的烏蠶蠶絲織成的,織就的料子無法裁剪,只能前一塊后一塊地扣在一起,只有雪山派的要緊人物才能擁有。 沒想到這雪山派的人物武功如此不濟,《俠客行》時期僅次于少林武當的大派竟然衰落如斯。 接著,趙青提著這尸體翻過了墻,只見丁典在對抗血刀五僧,狄云正遭遇到了險境,便擲出尸體擋下了善勇的一擊。 于是,現在是以二敵四的局面,兩名絕頂高手對戰四名一流好手。 血刀門的刀法以“血”為名,施展開來時,紅光大盛,宛如一片血霧彌漫,似乎沾上了一些就得“化為膿血”,險惡非常。 可是他們出刀的速度再快,出刀的角度再巧,也沒有半點能劈削到丁典與趙青的衣角。 南宋末年,身懷九陽神功的覺遠大師以兩只鐵桶攔下了昆侖三圣何足道一十六下神妙無方的迅雷快劍。 此時此刻,丁典固然沒有鐵桶在手,但幾位血刀僧的武功也決不能與當年劍壓少林的何足道相提并論。 于是他們拼盡全力的出招,卻那只能被丁典渾厚的內力逼的擠在一塊,試圖背依背、招倚招,結出一張刀網來作抵擋;原本抱住寶象的僧人也將同門往地上一拋,想要騰出手來,多添半分戰力。 然后,趙青出劍了,剎那間石屋光芒滿室。五色相間的劍氣無聲無息地透入四僧刀網間的縫隙中,奪去了血刀諸僧的生命。 戰斗結束的很快,曾經橫行天下、犯案無數的血刀五僧,就這樣倒在了昏暗的監牢之中。 丁典走向狄云,擔心他剛才受到了什么傷害,雙手輕按在上狄云背上,運功溫養。 趙青辨認出那個最高最瘦的僧人,知道他便是血刀老祖最看好的徒弟寶象。 她檢查一番,從寶象僧衣中找到了一個油布小包。顯然,這包裹里的便是血刀門的《血刀秘笈》了。 正是事先知道敵人有留有秘籍,趙青剛才沒有半點留手,而不是像當初殺萬震山前那樣,等待對方使全了武功,然后才真正出手。 趙青走到外邊月光之下,將油布包一層層打開,取出里邊的一本黃紙小書,見到丁典已經收功吐氣,便準備邀他一同觀看。 “丁大俠,據我所知,這個秘籍可以彌補你腳筋被割的缺陷,你過來研習一下也是好的。” 丁典應該就是目前這個時代的第一高手,而且天賦并不算低。 雖然說自己上次與丁典切磋時,他身上的鐵鏈鐐銬并沒有取下,并不是最巔峰的實力,但以自己的進步速度,超越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如果自己想在這方世界找到更強的對手的話,倒不如去設法促進丁典的武功進步。 丁典正想俯身查探剛才擋下善勇一刀的漢子尸體身上是不是穿了什么寶甲,聞言思慮了一會,走了出來,向黃紙小書看去。 只見小書封皮上彎彎曲曲地寫著幾行字不像字、圖不像圖的花樣。 丁典仔細瞧了瞧,開口道:“這應該是從天竺傳過來,藏傳佛教使用的梵文,以前我在凌退思家中見過一些,那里有不少他研究用的佛經。凌退思找來并培育的金波旬花,‘波旬’兩字便是梵語。” 翻開封皮,第一頁上繪著一個精瘦干枯的裸體男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面目極為詭異,旁邊注滿了五顏六色的怪字,形若蝌蚪,或紅或綠。 圖中男子鉤鼻深目,曲發高顴,面目黝黑,不似中上人物。他的舌尖從左邊嘴角中微微伸出,同時右眼張大而左眼略瞇,臉上神情古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