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鏡湖原處于趙境蕪州,昔日秦趙征戰時,秦軍攻克蕪州,巴山劍首王驚夢夜觀鏡湖,施了一劍,水波不驚,但是鏡湖里那輪明月的倒影卻是分開兩半,許久不合。 趙境泉城有一口熱泉名為硫池,水昏黃溫熱,約數十頃方圓,趙劍爐那名宗師一日在這硫池之上施出了一劍,蒸干了硫池水,甚至令熱泉都斷流。 這兩件事情過去年代已經久遠,卻代表著修行者世界里一時劍技和修為的巔峰。 只是無論王驚夢還是趙劍爐祖師,兩人的下場都不太好,前者自不必多談,在十多年前的長陵一戰被三十多名宗師圍攻殺死,而后者,更是早早地喪生在了離間計的陰謀里。 趙劍爐那名宗師的焚盡硫池水,本是回應王驚夢那一劍的約戰之舉,但在后來的很多故事里,卻都被傳成當時他對大趙王朝的皇帝不滿,所以才施展出了那一劍施壓。 因此之后不久,他便被大趙皇帝設局殺死,以謀逆罪論處。 但凡關心過往修行歷史的英俠劍客,絕沒有不知曉這兩大典故的,也沒有不為此感到嘆惋可惜的,那場本該進行的巔峰劍決之戰,很可能是數百年來最令人期待的盛事,卻未果而終,實在遺憾。 青衫宗師的真實年齡遠大于他外表上的年輕,其實是個比王驚夢還要高上半輩的老人,來自于一向隱于世外、幾乎無人知曉的宗門,道卷宗,修為遠遠高過世間絕大多數的七境。 「觀其劍勢,當起于神女峰下的青雷天絕陣……楚帝等待了這么多年的靈藥,卻在鹿山會盟開始前,被一位此前無人知曉的大宗師給捷足先登、破陣取走了嗎?」 「他究竟是誰?為何會出現在此?是巧合,還是另有圖謀?」 他心中微嘆,言語間竟透露出了他跟楚王朝高層間的緊密聯系:「若是對方依仗的僅是陣法之力,或許還有爭一爭的可能;但若是其自身修為便已臻至巔峰,那……」 在對那位陌生大宗師產生了敬意與好奇的同時,青衫道人的腦海中也閃過了無數個念頭,最終都匯聚成一句話:「無論如何,我真靈子都必須查清此人的身份與意圖。」 道卷宗之所以格外神秘,除了它的傳承古老而強大外,主要還是因為這家宗門根本不存在駐地,如流云般居無定所,飄忽不定的緣故,唯有「道卷流云」的符意名聲傳出。 世間唯有楚帝等寥寥數人知曉,流云宗宗主陳關鶴和巴山劍場的軍師林煮酒是舊交,死在了十多年前的長陵一戰,而道卷宗跟流云宗之間有著極特殊的關系。 具體的來說,兩者同出一脈,有著幾乎相同的功法傳承,以起到互為備份的作用,流云宗的宗主死于元武與鄭袖之手,道卷宗的這名道人真靈子,自然有責任為「兄弟宗門」報仇雪恨。 因為流傳于外的身份信息極少、而修為境界卻已臻至七境巔峰多年的緣故,青衫道人無疑是針對大秦元武皇帝謀劃參與者中最自由、不受監 管的人物之一。 近些日子,他一直徘徊在鹿山附近,距離巫山不遠,所以恰巧見證了「天降隕星」的全過程。 事關自身延壽,楚帝并沒有對真靈子透露過多的陣法與內里靈藥的信息,但他也猜出了不少,此藥若失,楚帝衰頹乃至于逝世,不但己方最高端戰力少了一個,聯合抗秦的勢力也少了主心骨。 鹿山會盟之事,關乎整個天下未來的命運,數以千萬計黎民百姓的生死,絕容不得半點閃失。 突然冒出了個新的大宗師,還是劍道造詣堪比昔年王驚夢與趙劍爐祖師的存在,這就成了計劃上的最大變數。 作為一名表面上中立的隱世大宗師,他便很有這份責任與使命,在盡量不得罪對方的情況下,去試探出其人的身份信息與具體修為。 看看這名劍道宗師會不會站在秦王朝的那一邊,以便己方的行事做出相應的修改與變動。 聯想到了昔年王驚夢與趙劍爐祖師互有默契地展露高超劍術,定下約戰之期的舊事,這名道卷宗道人心中自有豪情,明知極可能不敵,卻也打算在趙青所行的路上提前施上一招,以境界論高下強弱。 想到這里,他再次揮袖,指尖的符文驟然凝聚成一團團白色的霧氣,向著江面激射而去,紛紛投入水中,這是道卷宗獨有的「尋蹤符」,能夠順著真元氣息的殘留追蹤搜尋目標。 然而,當這些尋蹤符觸及到那片劍氣蘊藏的意境時,卻仿佛泥牛入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反而有幾叢亂枝棘刺般的真火似乎要從真靈子的識海內燃起,好在數量太少,被他給輕易鎮壓。 「看來,我只能推測對方可能途徑的路線了,靠著對此地的熟悉,在某處關鍵的要道上展露符意,隔空斗法……若是直接遭遇到了,先互相空耗一招,以顯公平后,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