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不是什么時候都有活,雇我們的多是商戶,米糧鋪子啊,木料倉庫等等,都是些下力氣搬運的活計,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仆人,尋常很少有用到我們的。” “至于工錢,基本都是四分、五分銀子。” “去掉牙行抽水,到手能有三分銀子吧,一個月下來,能賺八錢銀子左右,至于一年到頭能否余下錢來……” “倘若沒有房租,應(yīng)該是能的。” “我們這些做工的,平日里牙行的抽水就包括了課稅,勞役也就是修葺城墻、冬日鏟雪、清理河溝這些活,一年下來十多天的樣子,又不離家,也包吃食,其實還好。” 原來牙行的抽水里還有課稅。 仔細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若是不找牙行,莫非還一家家的去征稅不成?大明對于田賦的征收,也是直接攤派到里甲,由糧長負責征收的。 “陳叔家里幾口人?” “家里就老母親。” “那……可否當我雇傭陳叔一天,順便到陳叔家吃個飯,呃,只是想體驗一下生活,陳叔尋常吃什么,我們就吃什么,一天工錢以二錢銀子計,可好?” “太多了,我不下力氣,只當收三分銀子。” “我們畢竟有四個人。” “都是些娃娃……好吧,算上飯錢,我收五分銀子。這已經(jīng)夕照了,今日本無活計,是小少爺照顧讓我白得一日工錢,萬不可再多,小少爺若是覺得不妥,便去找其他人吧。” “那就五分銀子吧。” 張執(zhí)象幽幽一嘆,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站起身來,才想起還沒問過王絳闕,也不知道她…… “去吧。” 她沒有流露出半分不滿,直接轉(zhuǎn)身上車,張執(zhí)象便請陳五與車夫同坐,順便給車夫指路,驅(qū)車行了十多里,才在靠近外廓南城門的一處貧民區(qū)停下。 應(yīng)天府繁華,賬面人口有六萬多戶,大約三四十萬人。 但考慮到北宋汴梁城只有52平方公里,人口卻有百二十萬,大明南京城有220平方公里,繁華程度不輸汴梁,人口至少有一百六七十萬才對。 內(nèi)城房屋鱗次櫛比,寸土寸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