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上午跟村長說了搬家蓋房子的事。”池父習(xí)慣在飯桌上聊正事。 “村長怎么說?” “蓋房要宅基地,現(xiàn)在水溝兩邊的地都分完了,我家的宅基地除非蓋在更遠的地方,想靠馬路就只能買別人的地。” 二叔問道:“他們的地,都有承包證?” 池父搖頭:“不管有沒有,既然他們占了去改成田,那就是當(dāng)是他們的地,咱家不要耍強橫手段,把人都得罪光。” 二叔不同意:“大哥你就是太老好,要我直接去占地,管他呢,都是公家的地憑什么不能給我們蓋房子。” 池橋松想到了一處地方:“東邊溝頭的地方不是有荒地嗎,我們家可以蓋在那里,門前水溝修個小橋,就能跟馬路連在一塊。” “那樣的話,跟村子離了不少米距離。” “離一點距離也好,回頭可以慢慢擴張,蓋豬圈、雞籠、牛圈,溝也能挖個小池塘,養(yǎng)養(yǎng)魚蝦不是挺好。” “小松說的對,我覺得行。”小姑父贊同,“馬路邊人來人往,人氣夠了,沒必要非要挨著村里人。” “那我就選擇那里了?” “選吧。” “嗯,回頭小松跟我一起,去鎮(zhèn)署跑個手續(xù),把宅基地證書辦下來。等兩天等個大晴天,就把那塊荒地平整一下。” 吃過午飯,父子兩人騎車去鎮(zhèn)署。 知道池橋松是力士,鎮(zhèn)署的工作人員麻溜給辦了宅基地證書——武道在大夏民國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隨后一家人合力動手,開始平整一道坎東南邊山腳的荒地。 又去城里買來水泥板,用水泥板在水溝上搭了一座石板橋,疏通出一條路通往荒地,方便以后進出馬路。 “池師兄,你家蓋房子也不跟我們說一聲。”李維維等學(xué)員,知曉消息后立刻趕來,挖土的挖土,刨坑的刨坑。 都有心跟著池橋松混。 所以池橋松家里蓋房子,他們肯定要來幫忙。 池橋松見了,沒有拒絕:“那行,開春就要蓋房了,正好你們幫著平整宅基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