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76 眾盲摸象-《劉備的日常》


    第(3/3)頁

    王太后既召宋奇,必莫大相干。永樂之事,牽連甚廣。然多各執一詞。好比“眾盲摸象,各說異端”。皆未能窺其全貌。

    舍中眾人,皆心有戚戚。

    董侯身世,與今漢時局,息息相關。

    河北皆傳。若坐實董承非出漢室。薊王當立麟子為帝。行撥亂反正。

    如此。不費一兵一卒,漢室三興。麟子阿斗稱帝,薊王當封太上皇,臨朝稱制。

    “太上皇”一詞,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平定天下,除自號“皇帝”,還“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彼時,莊襄王贏異人,已去世多年。

    待漢高祖稱帝,下詔:“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劉)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時劉太公,仍在世。

    然“太上皇”,雖為尊號,然卻不問政治。蔡少師釋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顏師古亦注曰:“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

    “太上皇帝。”與“逸樂舍”相距不遠之“和樂舍”中,南閤祭酒許子遠,一語中的。

    和樂,語出《詩經·小雅·鹿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漢書·董仲舒傳》亦有:“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乃鸞棲館中,精舍之冠。常為二千石,相聚小酌。

    “太上皇帝。”門下報館丞陳琳,若有所思。

    兩漢以后,始現“太上皇帝”之尊號。如十六國后涼天王呂光、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北齊武成帝高湛、唐睿宗李旦等,退位后均自稱“太上皇帝”。

    “太上皇帝”,雖源于“太上皇”。然一字之差,云泥之別。

    號“太上皇”者,好比“趙主父”。年事已高,退位讓賢,唯恐少主年幼,不足持國。故尊“太上皇帝”以鎮之。欲使家國大權,平穩過渡。

    譬如,拓跋弘退位后,“國之大事咸以聞”;高湛退位后,“軍國大事咸以奏聞”;李旦退位后,“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并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

    據此可知,“太上皇帝”縱禪位,仍掌皇權。凌駕于皇帝之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荥经县| 杨浦区| 昂仁县| 莲花县| 扶余县| 玉山县| 抚宁县| 新津县| 依安县| 镇原县| 沙河市| 巨野县| 化州市| 宿松县| 大同市| 偃师市| 兴仁县| 山西省| 金华市| 聊城市| 洛阳市| 德安县| 通城县| 老河口市| 宜都市| 赫章县| 疏勒县| 马鞍山市| 赤壁市| 资溪县| 赤城县| 克拉玛依市| 开化县| 芜湖市| 东乡| 浦北县| 黎平县| 镇原县| 封开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