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 曹賊亂漢-《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待與史侯,商定儀軌。夜色已深。曹司空,連夜布局。務必搶在各方之前,達成所愿。
謂“君臣一心”。莫過如此。
眾所周知。凡受禪,必行三辭三讓大禮。且需筑高臺,以告上帝(天帝)。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再筑高臺,為時晚矣。又謂事急從權。恰逢亂世,天下三分。
宜當,能省則省,能免則免。一切從簡。
如前所言。甄都宮乃王太師,主持修建。“宮無高臺,物不雕飾”。唯有承光殿,可配大典。日前,曹司空率百官攻城。承光殿雖有損傷,卻無礙大典。行受禪之禮,亦不失漢室體面。
唯恐史侯不悅。曹司空進言,臣下蓋海,樓高七重,或可一用。史侯,權衡再三,終是婉拒。蓋海上下,皆為曹司空麾下,衛將軍營士。孤身登船,羊入虎口也。未曾坐穩天子大位,史侯斷不可,輕身涉險。
于是乎。無出意外,史侯遂定承光大殿,行受禪大典。
曹孟德,計成矣。
儀軌之重,便在“受”、“讓”二字。前讓而后受。換言之,董侯不可或缺。
簡而言之。先請董侯臨朝,百官列席,見禮如前。稍后,董侯命黃門令,宣《禪位詔書》。群臣恭迎史侯,冠冕臨朝,奉書受禪。董侯退位稱臣,史侯登基為帝。群臣下拜,三呼萬歲。至此,禮畢。
諸如,策封有功,改元赦天下,皆是錦上添花。
所謂“受禪”。用后世話說,“政權交接儀式”。
受禪大典,一日完畢。其中急迫,可想而知。
所幸,“一回生,二回熟”。自先帝崩后,數年之間,三帝更替。類似登基大典,宮中內外,純熟無比。且本就從權。儀軌縮減大半。當不至于,錯漏百出,貽笑大方。
曹司空,出宮不久。便有大鴻臚司馬儁,攜屬吏入宮。侍奉史侯于承光后殿,徹夜習練,受禪儀軌。
司馬儁,乃出薊王門下。今奉命入宮,毫無抵觸。史侯亦得心安。世人皆知,薊王恪守臣節,卑不謀尊,從未僭越。只需,大漢帝位,傳承有序。薊王當樂見其成。不說先前,賊臣董卓妄行廢立。合肥侯南陽復辟。薊王皆聽之任之,無有非議。此番,又豈能厚此薄彼。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況重登天子大位。史侯雖徹夜不眠,往來操練,不厭其煩。亦紅光煥發,精神奕奕。如有神助。
承光殿中,堆光如晝。
禁中御苑,死氣沉沉。
“陛下。”夜深人靜,忽有人抵近低言。
“何人。”黃門令左豐,外室發問。
“臣,張奉。”來人答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沙湾县|
长海县|
弥勒县|
咸丰县|
渑池县|
望奎县|
会东县|
肥西县|
时尚|
建平县|
溆浦县|
桑日县|
三门县|
文昌市|
新营市|
涞水县|
赣榆县|
天门市|
都匀市|
普格县|
三穗县|
平果县|
理塘县|
德昌县|
桃园县|
巍山|
略阳县|
茶陵县|
三河市|
江达县|
那坡县|
侯马市|
通渭县|
济源市|
湘西|
杭州市|
海城市|
百色市|
历史|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