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35 再無歸路-《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甄都宮,承光前殿。

    太醫令張奉,忙里偷閑。榻上小憩。水綠琉璃屏,乃薊王所貢。一屏之隔,判若云泥。屏外,傷兵滿地,遍地血跡。屏內一塵不染,堂皇富麗。

    謂“伴君如伴虎”。正因身負永樂隱秘多年,重壓之下,這才借酒澆愁。不料醉酒失言,被安集將軍董承窺聽。才有今日之難。

    朦朦朧朧,半睡半醒間。彼情彼景,如夢似幻。

    那日,刀光血影,鞠城兵亂(詳見:《四海·1.53    寸步不讓》)。張奉并眾太醫,齊聚官署,惶惶無終。

    不料永樂董太后,遣人來喚。

    “阿閣兵亂,四起刀兵。‘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令君不可輕離。”便有太醫勸道。

    “太后相召,豈能不去。”張奉心存隱秘,不敢不去。

    待一路小心謹慎,抵達永樂宮。一問方知,董太后,正于偏殿哺育童子。

    張讓軒下除鞋,輕身入殿。于列榻間,小心穿行。此時,殿中童子,多以酣睡。即便未曾入眠,亦雙眼緊閉。不置一語。

    “叩見太后。”

    “太醫令免禮。”永樂董太后,正背身哺乳。懷中所抱,正是董氏貴子。

    “太仆(封谞)密告,今鞠城兵亂,張常侍乃為首謀。”董太后,臨危不亂:“欲弒朕而挾天子。”

    ‘臣,惶恐。’張奉驚怖可想而知。此乃夷三族之重罪也。

    “張常侍,或可詐言,朕死于兵亂。然永樂宮上下,又豈無風傳。必盡誅之,以滅口。殿中童子,恐無一得免。”董太后,曉以利害:“昔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吳)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太史令,以為。朕與童子俱亡,縱天子不敢,薊王不敢乎?”

    “太后所言是也。”張奉五體投地。

    便在此時,忽聞殿外,慘叫連連,人影四散。

    須臾,一人仗劍入殿。正是養父張讓。

    “老奴張讓,拜見永樂太后。”

    竇太后,示其噤聲。待將懷中童子喂飽,又拍出奶嗝,這才輕置榻上,哄其入睡。

    張讓拄劍而立,旁若無人。

    待童子熟睡,竇太后整衣正坐。

    “張常侍,無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石桥市| 濉溪县| 静海县| 开化县| 乌兰察布市| 宁都县| 武山县| 胶州市| 香河县| 屏南县| 定襄县| 鹤庆县| 白城市| 威海市| 六枝特区| 澜沧| 亳州市| 江城| 双鸭山市| 湄潭县| 普陀区| 庆安县| 宝山区| 章丘市| 合水县| 黔东| 衢州市| 社旗县| 横山县| 定州市| 闵行区| 黑龙江省| 六安市| 松溪县| 阳城县| 西贡区| 涿州市| 措勤县| 应城市| 禄丰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