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何人刺曹-《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此事,疑點重重。
譬如,既可于甄下,豢養死士。又伏于百官歸途,必經之地。有如此通天手段,又豈誤中曹孟德屬車。錯殺曹操長子,并胞弟父子,共計曹氏三人。
“江東可乎?”薊王又問。時下,袁紹攜十萬大軍,攻入荊南。與護南蠻校尉劉磐,鏖戰長沙攸縣。互有勝負。先前,曹孟德,與呂奉先,勢不兩立。袁術自可穩固淮南。今,曹孟德數次遣使,與呂奉先,休戰罷兵。待曹呂二家,握手言和。淮南必為眾矢之的。唯恐曹孟德引軍南下。合肥侯,先發制人。遣死士渡江,欲殺曹孟德,為淮南除患。亦在情理之中。
薊王不言袁公路,只言江東。乃因并無真憑實據。
“主公,明見。”門下祭酒司馬徽言道:“曹司空,總甄都朝政。必為四方所忌。”
薊王忽又想起一事:“前有傳書,史夫人,暗入甄都,欲行不軌。莫非,死士乃漢中所遣。”
殿中重臣,皆沉思不語。
話說,漢中與關東,皆兄弟之盟,共抗江東,何以刺曹?
試想,若曹孟德不幸遇刺身亡。甄都朝野動蕩,群臣無首。二袁趁機渡江,關東危矣。若甄都有失,漢中何以獨存。
一言蔽之,漢中、關東,“輔車相依”;史侯、董侯,“唇亡齒寒”。史侯若遣史夫人刺曹孟德,不啻自斷臂膀,自毀長城。
薊王明以照奸。既出此言,必有深意。
與會諸人,皆才智高絕。故聞弦歌而知雅意。然“疏不間親,卑不謀尊”。兄弟鬩墻,漢室相爭。又豈是我等臣下可,妄言。何況,主公既有此問,心中必有所疑。亦毋需我等,多言。
“主公,明見。”語出賈文和,薊王如何能不醒悟。群下不言,皆為避嫌。
奈何,變故突發。其中細節,尚不得知。亦無從佐證,更無從判斷。唯恐曹孟德,盛怒之下,伏尸遍地,血流漂櫓。不及天明,薊王遂遣使南下。上表朝廷,安撫天子,是其一。另附手書,勸解好友,為其二。
話說,史上曹父遇害。曹孟德,盛怒之下,血洗徐州。“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今有將百官并家小下獄。屈打成招,鏟除異己。必遭報復。甄都黨爭,余毒再起,恐難兩全。
正因史上,屢次遇襲。曹孟德,盛怒之下,殺帝后,清君側。百官震怖,百姓離心。關東不得立足,遂避走河北,徙治鄴都。亦是時局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彼時,民心思漢,漢祚未絕。與曹丕篡漢時,英雄遠遁,漢臣凋亡,九品中正,盡收士族,不可同日而語。
甄都,司空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石台县|
平顺县|
西青区|
将乐县|
酉阳|
鄄城县|
望奎县|
衡阳县|
祁门县|
工布江达县|
阳新县|
万山特区|
永泰县|
上杭县|
华安县|
江永县|
绵阳市|
崇州市|
乌恰县|
亚东县|
元谋县|
昭苏县|
普兰县|
张家界市|
衡东县|
宿迁市|
永和县|
特克斯县|
自治县|
全南县|
黔西|
苍溪县|
郁南县|
闻喜县|
专栏|
沈丘县|
新巴尔虎左旗|
营口市|
黄龙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