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北海武牧-《劉備的日常》
第(2/3)頁
與北海冬宮,一水之隔(葉尼塞河),便是先秦時,鬲昆舊地。鬲昆。鬲昆,今漢稱“堅昆”。
《漢書·匈奴傳》載:“(堅昆)東去單于庭七千里,南去車師五千里”。東與丁零為鄰,西與烏孫、塞種毗鄰,南與匈奴相接。漢初時,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滅。漢將李陵降匈奴,單于任其為右校王,掌堅昆舊地。李陵子孫,多入堅昆種。亦有昭君后人。今羈縻于沒鹿回部。
《魏略·西戎傳》稱:“堅昆隨畜牧,亦多貂,有好馬。”金發碧眼,勝兵三萬。多有族人,客庸薊國。彼時稱,毛人。今多改稱堅昆。
年初,漠北上表,求擴建北海冬宮。為漠北都護府城。王太后萬里傳書,詢問薊王。
薊王從諫如流。取名:武牧(烏蘭烏德)。意指,乃蘇武牧羊地。
前漢時,漠北匈奴舊城,蘢城、趙信城等。薊王亦命人原址重筑。
蘢城乃前漢時,匈奴王庭。《史記·匈奴列傳》:漢元光五年(前130年),車騎將軍衛青擊匈奴,“出谷,至蘢城”。即此。
趙信城,乃前漢時,漢將趙信(本匈奴人降漢者),復降匈奴后所筑,位于漠北郅居水(色楞格河)之南。《史記·匈奴列傳》:“(漢兵)行斬捕匈奴首虜萬九千級,北至闐顏山趙信城而還。”即此。
另有《史記·衛將軍列傳》載:“逐至窴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漢書·匈奴傳》亦有:“(漠北)連雨雪數日,谷稼不孰。”
趙信,前漢匈奴人。武帝時,以匈奴相國投降漢朝,封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年),任前將軍,并平陵侯蘇建,率軍三千余騎,與匈奴單于戰,潰敗。趙信遂率其余騎數百奔降匈奴,常為單于出謀畫策,屢擾漢邊。
可知,趙信復歸匈奴,亦將農耕,引入漠北,郅居水流域。順下如安侯水(鄂爾渾河)、弓盧水(克魯倫河)等,皆是絕佳牧場。姑衍山下黑林,蘢城舊址所在,今乃沒鹿回部王庭。薊王命人筑城,亦為彰沒鹿回大人竇統,守土靖邊之功。
先前,竇統上表,乞內附。薊王思慮再三,回書婉拒。北匈奴遠至咸海飛地。十二部高車南下,若只剩漠北六氏高車,于靖邊不利。漠北之重,不下西域。何況,薊王一統寰宇,雄心不減。經由草原絲路,西出居延外道。可抵羅馬王都。只需沿途各部歸附,居延外道,其利之大,不下河西走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柞水县|
法库县|
弥渡县|
兴宁市|
黑河市|
南宁市|
深水埗区|
托克逊县|
深水埗区|
宣恩县|
滨海县|
博兴县|
湄潭县|
广南县|
玛曲县|
巢湖市|
开江县|
内丘县|
丰城市|
长沙市|
通城县|
德昌县|
都兰县|
利辛县|
黄梅县|
荔波县|
和田市|
赫章县|
乐昌市|
五寨县|
轮台县|
江门市|
磴口县|
辽中县|
松桃|
水富县|
南汇区|
丰镇市|
交城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