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56 積惡余殃-《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謂“雛鳳清聲”,“風鵬正舉”。

    孫策,周瑜,年輕一代翹楚,正當扶搖直上九萬里。薊王立四方五部都護。可謂深謀遠慮。定鼎之舉。或有人不解,天下分崩,九州幅裂。正當蕩平群雄,重整河山。為何舍近求遠,謀取徼外蠻夷之地。

    謂“內憂外患”,乃其一也。正如少時,恩師夜課。以大漢十三州,山川地形圖開篇。告知劉備,家賊內亂,外賊寇邊。二禍頻發(fā),左支右絀。如鈍刀割肉,血流不止。先去邊患,再除禍心。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漢家四百年,傳至先帝。早已積重難返,病入膏肓。謂“積惡余殃”是也。必延禍子孫,殃及無辜。史上黃巾之亂,至群雄并起,三分天下延魏晉,及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皆是漢末余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想而知,薊王逆天改命,必受殃及。

    最大轉折,困龍臺上,先帝早崩。更利令智昏,連出二詔。兄終弟及,父死子繼。薊王措手不及。之所以叔侄相爭,天下三分。正是朝令夕改,二詔延禍。

    本以為,薊王總王權之極。只需輔佐少帝,便可號令群雄,中興漢室。不料,叔侄三人,蕭墻禍起。各自算計,無所不用其極。合肥侯鞠城兵亂,欲除十常侍之禍,逼迫十常侍搏命一擊,死傷宗室無數。于是被時竇太后,一紙詔書廢帝。薊王遂立史侯為帝。奈何程璜暗藏私心,私竊存詔,乃至合肥侯,南陽復位。時大將軍何進,為除惡必盡,攻打南北二宮,不料反被殘余十常侍所殺。引北邙之亂,遂被董卓所乘,因救駕大功,竊取朝政。史侯為穩(wěn)坐大位,不惜水淹南陽,遂被董卓所廢。奈何董卓乃漢室賊臣,以下犯上,廢帝存疑。乃至漢中復位。更有曹孟德,陳倉暗度,引朝廷東遷,護董侯定都甄下。

    天下群雄,各有歸依。遂成三分之勢。

    如今反思。一切起因,便是先帝前后,二詔禍引。亦是四百年漢室,積惡余殃。

    再深思。

    保合肥侯,乃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為世家名門之首。

    護董侯,乃大宦官曹節(jié)之后。為宦官黃門之首。

    守史侯,乃西涼殘部并天師道余眾。前為外鎮(zhèn)之首,后為仙門之首。

    可謂各方勢力云集。

    于薊王而言。天下棋局,子落無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牙克石市| 富阳市| 沛县| 崇义县| 庆元县| 无极县| 平果县| 日照市| 松桃| 子洲县| 徐汇区| 蒙自县| 鸡西市| 辰溪县| 弥勒县| 武清区| 福州市| 东乌| 商都县| 泰宁县| 广汉市| 甘肃省| 盘山县| 海林市| 剑河县| 德清县| 五河县| 齐齐哈尔市| 咸宁市| 易门县| 营山县| 扶沟县| 吉安县| 东丽区| 天祝| 渭源县| 田林县| 武川县| 刚察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