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任人唯親-《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袁術所敬,唯有江東猛虎,孫文臺一人。余下皆碌碌,不值一提。
且亦如主簿閻象所言。血戰得勝,上至百官,下至兵卒,皆身心俱疲。更有數萬降軍,尚未歸心。強行驅策,必起兵亂。合肥侯,遠在江東,不知詳情。然袁術扼守江淮,為江東藩屏。斷不可妄動。
袁術遂命長史楊弘代筆,上表陳情。料想,合肥侯明主之姿,必知曉厲害。何況,袁術已問過來使。平難豪雄孫文臺,繼為青州牧之事,過江時,仍未傳至建業。換言之,合肥侯密詔發出,猶不自知。
袁術厚賜江東來使,遂送其過江。知孫文臺牧守青州,合肥侯必消此念。至于,荊南戰勢如何,自有大將軍袁紹,親力親為。且將荊州水軍,阻于城下。蔡瑁、張允,不惜斷腕脫離。袁術,足可交待。
回憶先前。曹孟德掘環渠火攻壽春。袁術護合肥侯過江,駐守牛渚營。曾廣發營匠降卒,伐木采石,加固營壘。以備萬無一失。又命樊能、于麋、張英三將,棄守橫江津并當利口。將營中機關諸器,悉數拆除,隨船運抵牛渚。三營并一營。防備關東。
牛渚、石城,兩處營寨,既是塢堡,又是津渡。百五十里水路,上下呼應,互為犄角。如獠牙深嵌江東。稍后,袁術孤身過江,襲占壽春。便棄守牛渚營。
牛渚營,遂為袁紹,遣將守備。
今豫章、丹陽、會稽三郡,并毗陵新郡。揚州江東四郡,悉還治袁術。橫江津、當利口、牛渚營,三處沿江要津,悉重歸袁術。袁術再命樊能、于麋、張英三位“車騎中郎將”,各領五千水軍守備。又于尋陽、柴桑,立別營。拜麾下大將張勛,為水軍都督,領豫章太守,統帥水軍,駐守沿江要沖。以備江夏水軍來襲。拜猛將紀靈,為中壘將軍。守護淮南安危。余下宿將,皆有升遷。至于江東四郡防務,悉歸大將軍袁紹。不勞袁術費心。
“毗陵新郡,又當如何?”袁術遍觀長江水路,對吳郡析分之毗陵,頗多不滿。先前,合肥侯曾暫據曲阿行宮。既析新郡,何不以曲阿名之。
“毗陵與吳,均分震澤。”主簿閻象,為袁術解憂:“論圩田之利,毗陵、無錫諸縣,可比淮南芍陂。故不以曲阿為郡治。”
“主簿所言是也。”袁術這便醒悟。單芍陂一地,足可養十萬精兵。再得震澤之利,袁術再募十萬江東健兒,亦不在話下。
“主簿以為,當擇何地筑津。”袁術又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炎陵县|
丘北县|
彭阳县|
留坝县|
天水市|
信丰县|
化德县|
阜康市|
当阳市|
探索|
恩平市|
宁安市|
子长县|
鲁山县|
保亭|
慈利县|
威信县|
土默特右旗|
阳原县|
云龙县|
靖宇县|
都昌县|
金堂县|
平乡县|
牡丹江市|
哈尔滨市|
新余市|
汝州市|
白玉县|
扶风县|
渭源县|
涡阳县|
南漳县|
沛县|
陈巴尔虎旗|
襄城县|
通州市|
秦安县|
定安县|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