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292 仁王不疑-《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主公明見。”周暉亦得心安。話說,中丞賈詡,遠矚高瞻。圍海造田,扼長江入海咽喉。亦可效郁洲山,“圍亙三百里,筑三城”。

    且比郁洲山勢綿延,扶海洲乃掘土充填。周回三百里,皆可辟為良田。

    “土從何來?”薊王必有此問。

    “乃取廣陵長洲澤中,麋畯之土。”周暉答曰。換言之。扶海洲上,亦可廣種海陵紅粟。

    “甚好。”薊王輕輕頷首。一別經年。水衡都尉部,竟造出足可自食其力之扶海洲。且江表十港,皆有建樹。未曾耽誤。雖歷經一載,然卻并非窮盡所能,而是足有余力。此亦令薊王,頗多欣慰。

    薊王自攻略三韓,便傾力打造半島珠鏈。稍后又順下東瀛列島、海外荒洲,遠至條支。如今再看。一顆顆“滄海遺珠”,于大航海,實過于重要。一言蔽之,可規避海上,諸多風險。正因利大,賈文和這才不惜工本,命水衡都尉,填充扶海洲。

    薊王遠征在外。關東、江東,各為其主。漢中遙不可及。于是,叔侄三人,皆未留意。且扶海洲,四面環水,不與陸地相接。亦無可指摘。待木已成舟,追悔莫及。

    凡進出長江水路,皆需上下繞行此州。關東走北道,江東走南道。周回三百里,足可圩田自養。并入江表十港,上接郁洲山,下連中山洲。橫海艦隊,半日往返。上下馳援,游刃有余。

    江表十港,遂成島鏈。將關東、江東,裹挾其中。以薊國鐵壁鏵嘴,機關巨艦之利。四面合圍,銅墻鐵壁。內圣外王之道,成矣。毋論叔侄三人,如何鬩墻內斗。大漢天下,皆無出薊王掌心。

    唯一所慮。誰人為帝。

    扶海洲,木已成舟,不看也罷。

    金烏船宮,繼續北上。經由泉州港,入巨馬水路。

    高居爵室,俯瞰碧水青禾,農人稻作。彼情彼景,歷歷在目。自薊國稻成,季季大熟。糧草山積,國人富足。再加大航海,一本萬利。客庸分批輸往豐州,不足勞力。本以為,稻作勢必漸衰。豈料,毋論身在何方。凡遇農時,薊人必歸。精耕細作,無有荒田。

    故如,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拿起木棍,也能打贏秦楚堅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先前種田,乃為養家糊口。如今耕田,乃為國家興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泽普县| 金堂县| 锡林郭勒盟| 南昌县| 平谷区| 无棣县| 大冶市| 建始县| 图片| 东阳市| 仲巴县| 石楼县| 桐城市| 普安县| 焉耆| 榆林市| 南阳市| 海伦市| 镇原县| 鸡东县| 文成县| 微山县| 蓬莱市| 丰顺县| 新和县| 巩留县| 顺义区| 大姚县| 香格里拉县| 万盛区| 鲁山县| 上虞市| 松阳县| 丰原市| 宽城| 綦江县| 黄浦区| 卓资县| 景泰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