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再見太后-《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云臺的白虎門內,亦為周朝所建。
親隨中常侍,入殿稟報。
言,太后鳳體微恙,小憩未醒。請臨鄉侯稍待。
左豐謝過,這便帶劉備參觀云臺。臺上有高閣四間,是貯藏珍寶、圖書的皇家寶庫。
明帝永平初,命圖畫光武帝時名臣、列將像二十八人于云臺,獨不畫馬援。時馬援女已立為皇后。東平王劉蒼觀二十八宿將圖后,問明帝為何不把伏波將軍列入宿將行列?明帝笑而不答。
黃門令左豐言道,明帝不畫馬援,表示不重后家,免蹈前漢外戚亡國的覆轍。于是云臺二十八將里,皇親國戚皆未曾列入。如光武帝從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后亦未被列入。
劉備輕輕點頭。可見防外戚干政,亦是今漢歷代帝王之通例。更是引為心腹大患。
黃門令悄看劉備,又低聲言道:光武先帝既是明主,更兼忠厚長者。云臺諸將未有重蹈前漢韓〖信〗、彭〖越〗覆轍者。除馮異〖建武十年薨〗、岑彭〖建武十一年卒〗、祭遵〖建武九年卒〗、劉植〖建武二年薨〗早亡,余者皆得善終。可謂得其時,遇其主也。
劉備欣然點頭。英主不殺忠臣。
云臺除閣藏圖書、珍寶外,也是祭祀場所。
黃門令又說,永平十五年〖72年〗秋,京師久旱無雨,明帝曾親登云臺,占卜求雨。次日京師普降甘霖,緩解旱情。
難怪時人相信天人感應。
朝廷更是專設太史令一職,秩六百石。“掌天時、星歷。凡歲將終,奏新年歷。”“凡國祭祀、喪、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下置丞一人。明堂及靈臺丞一人,二百石。二丞,掌守明堂、靈臺。靈臺掌候日月星氣,皆屬太史。
就不知。是掌守明堂、靈臺的太史令,夜觀天象,先奏報明帝。曰:近期有雨,可行大雩。于是明帝登云臺求雨。翌日果然大雨。
還是說。本無大雨,明帝登臺求之。上蒼憐惜,這便普降甘霖。
反正,太史令與陛下之間,必然頗多默契。
試想。大雩祈雨前,陛下必有一問:朕欲行大雩,太史令夜觀天象,可知何日為宜?
太史令或答:明日為宜。三日后為宜。近期皆不宜。諸如此類。
于是,君臣心照不宣,心有戚戚。
窺一斑而知,天文地理的重要性。
正如孔明借東風。如此神鬼莫測之能,與之敵對,豈能不未戰先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花垣县|
太湖县|
呈贡县|
竹溪县|
固始县|
山阴县|
通辽市|
融水|
乡城县|
大连市|
东莞市|
鄂托克旗|
潜江市|
开远市|
海淀区|
顺平县|
缙云县|
罗田县|
伊吾县|
都昌县|
富平县|
黄梅县|
湘潭县|
盐源县|
修文县|
康定县|
彭山县|
韩城市|
囊谦县|
镇远县|
托克托县|
安图县|
榆林市|
黄大仙区|
清流县|
文登市|
乐昌市|
海宁市|
翁牛特旗|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