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仁義之基-《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正所謂明以照奸。高薪養廉唯有明君可行。
而能令四夷心向漢庭,乃因強權。
待漢末大亂,三國鼎力,八王之亂后。中原積弱,本已漢化多半的胡人又紛紛叛亂。
饑寒起盜心。
拋除民族情感和陣營歸屬來看。黃巾之亂和五胡亂華,并無本質不同。都是一群吃不飽飯的農人、牧民,暴力反抗剝削壓迫的武裝斗爭。
故而,后世有人把五胡亂華,稱之為‘五胡入華’。
但這種偏犬儒的思潮,劉備卻不敢茍同。
即便從民族和解的角度來看,漢末胡人,還非我族類。至于后世融合,同為一家,也是后世之事。不能用后世時間線下的善惡判斷,去反推古代時間節點的善惡。不同時間節點的歷史,當按照該時間節點下的陣營歸屬去判斷。
用現代人的觀點去反推古代,顯然是不合理的。
同理,古代歷史也不應影響當下時局。
同化的前提是強權。此,才是仁義之基。不然便是‘宋襄之仁’。
自漢唐以后,中原文明再難行漢化,便因再難稱強權。于是將同化主導權,拱手讓與胡族。其結果……
正因劉備有一縷靈識來自后世。才能有如此的眼界和魄力。
大單于將赤鹿權杖轉交給劉備。或許,正如兩人當日在白檀城下的對話。他相信劉備,能給中原和草原,共謀一條生路。
劉備的辦法很簡單。先吃飽飯。
常道、韓城,各有城郭。城內居民亦時常修葺。城墻雖老舊,卻未坍塌。抵御一般蟊賊足夠。用來圈養牛羊也是夠了。
兩位家丞遣人與逃難臨鄉的兩地居民協商好,以臨鄉各城宅院、田畝,等量置換舊時田園。又與方城縣官吏,交割劵書。兩城田地,皆入臨鄉侯名下。
數日后,素利、成律歸,閻柔、閻志,率領精騎車隊,浩浩蕩蕩,向二城開拔。
素利、成律歸行官道。閻柔、閻志走水路。一前一后,不日抵達。駐守城邑,改造房屋,播種荒地不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康保县|
梁河县|
长葛市|
鄂托克旗|
宁晋县|
旌德县|
临潭县|
长汀县|
保靖县|
武山县|
龙山县|
株洲市|
金沙县|
河北区|
扎赉特旗|
安达市|
沁源县|
东乌|
巍山|
盐山县|
瑞安市|
那曲县|
邹平县|
桐城市|
密山市|
黎城县|
峨眉山市|
竹北市|
綦江县|
巩义市|
尖扎县|
桂阳县|
桦甸市|
成都市|
铁力市|
绥阳县|
鲁山县|
鄂温|
固镇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