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14 支渠四通-《劉備的日常》


    第(2/3)頁

    話說,此次流民三城足夠容納,也無需擴(kuò)建。

    旱地改水田,才是關(guān)鍵。

    先掘陂引水。再支渠四通。圍繞陂渠,圩田放水。趕在雪大冰封前,三城水改田皆相繼完工。城內(nèi)水網(wǎng)改造,雨污分流,亦在之前完成。淀中澤水混合邑中肥水,源源不斷注入溝渠,滋養(yǎng)水田。

    只需來年開春,遣樓桑老農(nóng)趕來傳授稻作諸技,再馴田數(shù)年,必成良田。能不能有都亢大澤之地利,不敢說。然而即便稍遜一籌,畝產(chǎn)六石,亦倍于旱地良田。

    加之水中魚蝦販賣。衣食無憂,還足有盈余。

    今年獻(xiàn)費(fèi)近三千四百萬。好在有販賣臨鄉(xiāng)賽馬會股份所得的一億錢,才足夠支出。

    待三城水改先后完工,劉備終于長長松了口氣。

    邑中喜事不斷。趁雪未下,路未封。數(shù)城之間,相互走動。尤其是臨鄉(xiāng)北部諸城,酈城、都亢、樓桑民眾紛紛趕往剛剛竣工的臨鄉(xiāng)城游玩。

    都邑縱橫如棋盤,街道寬闊,高樓林立。又置廣場公園。包磚城墻,層層隔絕的繁華盛景,皆匯聚在宮城內(nèi)外。

    酈城丹陽白毦,淮泗山蠻,順陽人家,劉氏宗族,臨近鄉(xiāng)民,還有諸多家臣,亦紛紛遷入臨鄉(xiāng)。內(nèi)城中最闊氣的兩座宅院,便是左右家丞的府邸。與少君侯的府邸一樣,亦在門楣之上高懸一匾。上書:臨鄉(xiāng)丞府。比起樓桑的一進(jìn)院落,不要太闊綽。

    義父黃忠亦有一座獨(dú)立的宅院。劉備年紀(jì)漸長,劍技精進(jìn)。侯府衛(wèi)士皆是以一當(dāng)十的繡衣吏。足能自保。

    臨鄉(xiāng)居戶,貴精不貴多。

    劉備有言在先,只有獲得武功爵和軍功爵的虎賁、亦或是侯府家臣才能搬入臨鄉(xiāng)。眾人雖多艷羨,卻也多受激勵。

    少君侯少年時,族中大考:村頭有貨郎賣梨。三文一枚,百文錢能買幾何?又問三人梨為何分給五人?

    少君侯答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彼時便知的道理,如今又豈能忘記。臨鄉(xiāng)看似不均,卻是最大均衡。

    有功不賞,無功受祿。非治世之道。

    有功無功皆一樣,有罪無罪皆雷同。如何能服眾?長此以往,誰還愿為國所先?

    在劉備看來,‘功過賞罰’,才需患不均。訂立規(guī)則后,升遷貶徙,只需一視同仁,便是最大的平均。

    正如樓桑令樂隱。即便樓桑已無立錐之地,不達(dá)萬戶,亦無擢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新余市| 吐鲁番市| 丰宁| 宝兴县| 湖北省| 镇坪县| 七台河市| 贡觉县| 鄂温| 高碑店市| 沭阳县| 长兴县| 象山县| 利辛县| 松溪县| 信丰县| 凤阳县| 陆河县| 宝丰县| 德江县| 凤庆县| 云浮市| 鲁山县| 湖州市| 饶阳县| 台北市| 阿勒泰市| 斗六市| 宜兰县| 广宁县| 嘉善县| 津市市| 乡宁县| 乡宁县| 长宁县| 长泰县| 和顺县| 綦江县| 宜黄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