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翻云覆雨-《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立冬前,臨鄉一百五十萬畝水稻開始收割。
且說臨鄉一地。流民年年北上,山蠻細水長流。人口直升不降。馬匹亦漸眾增多。人吃馬嚼,耗費錢糧無數。吃飯,乃是頭等大事。米糧飼料若全靠外地販來,饒是富甲一方的劉備亦負擔不起。
年前還只有十八萬人口,年后已有六十萬余。好在臨鄉旱地改水田,季季大熟。酈城、樓桑,戶戶建有倉樓。頗能存糧。且遷來樓桑前,移民大多忍饑挨餓,食不果腹。今年年豐收,卻皆對食糧甚是珍惜。除去足量上交少君侯田賦,新糧大多倉儲。
農人便是這樣。
只有今年新糧入倉,前年陳糧才肯拿出販賣。若今年歉收,存糧是絕對不舍得賣。
畢竟民以食為天。劉備自能理解。
治下六十萬人口,吃穿用度,皆靠本季稻作。
老族長隨車輪舟往來各城,又親下田間地頭,實地估算。言,一百五十萬畝水田,均產六石有余。或可得新谷一千萬石。能出粳米七百萬石。
田中稻花魚亦大豐收。田中稻花魚、禾鯉干,年年豐產。食之不盡,做成魚干、魚醬,大肆販賣。已成名產。先前老族長建言,稻花魚產自稻田,理當納稅。劉備卻婉言拒絕。這幾年,稻花魚季季豐產。單此一項,便收入頗豐。
換句話說,北地雖一年一熟,其實相當于兩季。稻一季,魚一季。
蔬果魚肉不記。干重活的壯漢,一年要吃二十二石糧。以一家老小計,七百萬石粳米,足夠養活六十萬人口。待來年容城、平曲、益昌三城旱地改成水田。便又能得一百五十萬畝新田。且都亢還要繼續圩田。兩項相加,足可得四百萬畝良田,
到那時,臨鄉才可稱富足。
有割草車專美在前。水稻收割車亦不難。臨鄉稻收前還行曬田,等稻谷成熟,田中已無水。鮮卑重耕馬拉收割車下地,割稻如飛。只需跟在車后收攏稻穗,裝上車輪舟運回。又節省多少人力。
割稻越快,風險越小。
不怕賊人來搶,就怕賊人眼紅縱火。
百萬畝青黃稻草,連成片。風吹稻浪。一旦火起,救之不及,悔之晚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松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扎兰屯市|
灌南县|
元朗区|
泾阳县|
沾化县|
衢州市|
石柱|
米林县|
垫江县|
安多县|
永修县|
九龙坡区|
上饶市|
乌鲁木齐市|
永仁县|
新民市|
宿州市|
堆龙德庆县|
浦城县|
巫溪县|
莎车县|
虎林市|
湘潭市|
红河县|
手机|
阳城县|
巴林右旗|
抚州市|
阳朔县|
剑阁县|
汉源县|
昂仁县|
长顺县|
凯里市|
文山县|
五华县|
安多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