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南有喬木-《劉備的日常》
第(2/3)頁
君子高潔。當胸懷寬廣。劉凊這便頓悟,心結終得消解。
起身轉向身旁李永,再拜。
李永亦涕淚橫流,回拜。
劉備這便命典韋上前與二人相認。劉凊見典韋無恙,終于暢懷。
典韋勸道:“休做小女兒姿態(tài)。大丈夫何患無妻!”
李永亦說道:“我有一妹,若蒙不棄,愿嫁兄長為妻。”
劉備不禁澀笑。果然是筆糊涂賬。
劉備已問過史渙,為何改姓。而同宗的劉凊,又為何舉家逃亡。史渙說,乃是牽扯到梁國傳位。梁懷王劉匡無子,傳位與兄弟,梁夷王劉成。延熹八年(165年),梁夷王薨(hong),諸子爭位,引發(fā)梁王氏族動蕩。劉凊舉家逃亡,十年后方歸。而史渙一家干脆改姓遷居避禍。
睢陽乃梁國都邑。
原來如此。
恩仇化解。李永和劉凊,互相敬重。典韋便無需替友殺人。李永當面陳情,想舉家遷入樓桑。說,但凡對發(fā)妻有絲毫怠慢,便請典韋殺之而后快。
典韋爽快答應。
劉備想想也就同意了。
冤家易結不易解。木已成舟,補救已然來不及。彼此放下,才能妥善解決。至于劉凊娶李永妹為妻,劉備并不是很贊成。在他看來,彼此心懷敬畏,保持距離,才是君子之道。若相見再生事端,恩怨難了,舊情復燃。那時,又該怎么辦?
好在李永遷入樓桑,遠離祖籍,與劉凊少有往來,或許能保兩家人平安。
典韋雙戟被毀。劉備這便命蘇伯等人,用百煉羽紋精鋼,為他量身鍛造一對趁手的兵器。
一對鉞戟,重八十斤。舞動起來,寒光四射,聲如轟雷。
劉備取名:雷磔(zhé)。
‘磔’,有二意:分裂牲體以祭神,一種肢解的酷刑。雷磔,乃是雷劈之意。遇此雙戟,便要挨天打雷劈。嗯,寓意很貼切。
斬薙和雷磔,兩對截然不同的戰(zhàn)戟,先后出世。劉備麾下,可稱強將如云呼?
還有一面之緣的趙云,憾未謀面的關羽。
時人皆有風骨。
年前。
皇帝問侍中楊奇:“朕比桓帝如何?”
楊奇答曰:“陛下和桓帝相比,猶如虞舜和唐堯相比。”
皇帝大不高興,說:“你性格剛強,不肯向別人低頭,真不愧是楊震的子孫,死后一定會再引來大鳥。”
乍一看上去。侍中楊奇把當今天子比作虞舜和唐堯,兩位古代先賢。然而略作品味,便可發(fā)現,實則不然。比喻的對象,不是當今陛下與虞舜和唐堯。而是當今陛下與桓帝。言下之意,虞舜和唐堯是一類的話。陛下,你就和桓帝是一樣一樣的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