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88 高手云集-《劉備的日常》


    第(2/3)頁

    諸如馬興、韓隆,還有鼉龍騎、射虎騎中的伍長、什長、隊率、屯長,皆來參賽。胯下駿馬雖不敢稱千里,卻各個神駿,乃是在萬余匹鮮卑良馬中精挑細選。一般馬匹斷難相爭。

    上午賽了八輪。剩下七輪留待下午。買票入場,可看一天。臨鄉邑民亦一日三餐。午餐雖簡,卻也不可免。便有西林邑中婦人童子,挎竹籃藤筐叫賣糕餅小食。

    尤其是少君侯發明的‘馕燒’,最為暢銷。以烤到金黃,杯口大小的‘胡餅’,又稱‘小馕’,當中剖開,夾滿炙烤到噴香流油的烤肉,便是馕燒。乃后世‘肉夾饃’是也。

    秦漢以前,時人主食多為湯餅或蒸餅。《釋名》:餅,并也。溲麥面使合并也。崔尚書《四民月令》中亦有:“立秋無食,煮餅及水溲餅”的記載。

    胡餅或是在班超通西域時傳入。最早一條記載“胡餅”的文字,乃是《太平御覽》引《續漢書》:“靈帝好胡餅”。其次是《三輔決錄》:“趙歧避難至北海,于市中販胡餅”的記載。可見時下已有胡餅。

    再夾上以胡人獨有‘貊炙’之技,炙烤出的全羊、全豬,刀削出的鋒薄肉片,十余片。一口下去,外焦里嫩,唇齒留香,不要太美味。

    胡餅和貊炙,皆是胡人生存必須技能。不敢說老少咸宜,卻實乃居家必備。西林邑中胡婦皆會。少君侯將兩者合一,創造出的馕燒,為何能立刻風靡賽馬場。其實很簡單。味美是其一,方便是其二。此時尚無‘快餐’的定義。場中賽馬精彩不斷,如何肯離席外出就餐?

    于是人手一個馕燒,便成了賽馬場獨有的風景。

    馕燒一個賣十文。能賺三文。萬余觀眾,人手一個最少,若是遇到足有兩尺寬的‘大馕燒’,能吃十余個典韋,那就賺大了。饒是如此,一個賽馬日,邑中婦孺單此一項,便能獲數萬錢。每戶一月可得數百錢。

    除了馕燒,還有‘青甘’。一節碗口粗的青竹筒,上鉆圓孔,插入一根中通的細竹節。青竹筒內裝滿消暑解渴的‘梅實(烏梅)汁’。青甘潤喉生津,馕燒熨燙果腹。相得益彰。一筒青甘,作價五文。成本忽略不計。

    加上各式果脯小食、胡族手工藝品售賣得錢。每戶一月足可得千錢。賽馬隔五日舉辦一次。空余時間編織地毯、羊毛衫,又是一筆大進項。家中胡女亦在邑中或為市儈,或為好婦,或為舞姬,頗有收入。替少君侯養馬亦有不菲薪資。一月得錢數千至萬,故而衣食無憂。

    馬賊幼子,多半已長大成人。以劉為姓,敬少君侯與邑民無異。除了胡人風俗,殺父并非大仇使然,亦有臨鄉漢胡齊同,善待之恩日漸感化之功。

    比起西林邑中南下的千余胡戶。這些劉姓少年,更喜與漢人結伴。便是漢化使然。

    一場賽馬,除去奔馳競速。車樓迂回入場,亦頗費時間。每場只取前三。待十五輪初賽戰罷,已有三百六十座車樓,迂回進出馬場。大儒各自驚嘆,萬余觀眾更是議論紛紛。

    本以為逐草而居,靠天吃飯的胡牧聚居。邑中必定牛羊遍地,遺糞處處。凌亂無比,骯臟不堪。腦中無不是西林邑中遍地牛羊亂竄,牧犬牧民穿行其間,雞飛狗跳的游牧場面。

    不料少君侯以樓為家,鋪軌成路。車行其上,規整如棋盤。比起游牧,西林邑中景象,似乎更文明,也更高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依安县| 闽清县| 大名县| 精河县| 清水县| 德昌县| 丰县| 股票| 新源县| 嘉定区| 成都市| 康平县| 鲁山县| 易门县| 六枝特区| 渑池县| 阿图什市| 牡丹江市| 岳阳市| 玉龙| 建昌县| 岚皋县| 芜湖市| 千阳县| 双鸭山市| 枝江市| 柳州市| 凭祥市| 剑川县| 阳原县| 高淳县| 莎车县| 芮城县| 安达市| 禹州市| 监利县| 六安市| 临漳县| 贵州省|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