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溯谷而行-《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盧龍到白檀,乃是一條河谷道。
“濡水又東南,洛水合焉。水出盧龍塞西,南流注濡水。”西漢時的盧龍塞道,便是沿平坦的濡水谷道而建。溯濡水谷地而上,翻越白檀山地,便可抵達白檀城。
恰逢大旱,水流細小。寬闊的谷道,可供數車并行。
白檀城在盧龍塞西北四百余里。沿濡水谷地一路疾行。遇到河汊支流攔路,便命工匠伐木造橋。直入白檀山地。
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半月后,抵達白檀城。
“濡水又東南,水流迴曲,謂之曲河。東南流徑漁陽白檀縣故城。”
白檀城依山傍水。拱衛要沖。乃前漢白檀縣治所。今已廢棄兩百年。城郭雖多有坍塌,輪廓猶在。
入城后,扎下營盤。劉備第一件事便是命人打開數輛車廂,取出了仿照后世軍用萬能鍬打造的‘巧工鏟’。按照城郭外的溝壑痕跡,重新開挖護城河。
數千把巧工鏟分發下去。在侯府良匠、樓桑能工的指點下,數千精裝漢胡壯丁,揮汗如雨。連天加夜,掘土挖渠。挖出的泥土又被用來夯筑修補城墻。
徐榮率麾下五百鼉龍騎,以白檀為軸心,掃蕩周圍百里之地。若遇小股鮮卑,圍而殺之。若遭遇鮮卑大部,便第一時間折返通報不提。
劉備又遣斥候換裝鮮卑服飾,秘密西行,入壩上草原。抵達陰山腳下,搜尋王庭蹤跡。
正如先前所說,白檀乃是屯戍城。軍民兩用。戰時守備,平時屯田。為方形城池,周長三里。夯土筑墻,殘高兩丈余。城內有甕城、房舍、軍營、武庫、糧倉遺址。皆破不可用。
麾下騎兵分成數路。
一部保護身后盧龍——白檀,軍糧要道。一部散布在方圓百里之內,截殺南下小股鮮卑,并探查鮮卑三大部的動向。還有一路,喬裝打扮,秘密抵達陰山腳下,建立隱秘據點。搜尋王庭蹤跡。
剩下雄壯皆挖溝筑墻,整修白檀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都安|
安塞县|
宣汉县|
西乌|
交城县|
昭平县|
和田市|
佛冈县|
滨州市|
兴和县|
罗平县|
于都县|
海淀区|
临澧县|
北川|
依兰县|
班戈县|
浦县|
临漳县|
武清区|
修水县|
马边|
满城县|
建昌县|
蒙山县|
工布江达县|
建瓯市|
赤水市|
堆龙德庆县|
昂仁县|
道孚县|
曲靖市|
攀枝花市|
定结县|
石嘴山市|
陕西省|
嵩明县|
弋阳县|
扎鲁特旗|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