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循路而進-《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白檀究竟在哪,后世有兩種說法。
傳統認為在今河北省灤平東北興洲河南岸,因白檀山得名。后有人指出,實與曹操北征烏桓路線背道。并說白檀城址在寬城縣城東八里,藥王廟村遺址。亦指出《漢書?地理志》中的錯誤。言:出盧龍塞,歷白檀,平岡。若白檀在灤平,從地圖上就說不通。前者反駁后者,說不該質疑漢書有誤。后實無論據,又說漢初與后世所置白檀,并非一地。云云。
故而,后世流傳的曹操北伐烏桓路線,有兩條。
一條先折向西北,再向東北。此乃《漢書》、《水經注》所載路線。另外一條便一直向東北。
事實上,在劉備看來。此時行軍,多循路而進。
正如前面所說,時下居地,因何要用亭和里來劃分。十戶為一里,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
正是因為,比起需要養活十幾億人口的后世,漢朝五千萬人口需要的耕地,只是后世的二十分之一。
剩下的全是沒有開發過的沼澤密林,莽原群山。
一條蜿蜒的官道,穿山越嶺,從沼澤、密林、莽原、群山中穿過,串聯起中原文明。那些遠離道路的地方,人跡罕至,猛獸縱橫,即便有些許的‘野人’出沒,也承擔不起延續文明的重任。
所以說,路,才是時下最重要的文明載體。于是整個行政架構,以里、亭來劃分,也就十分合理了。
即便白檀在盧龍塞西北,若西漢時確有一條通往盧龍塞的邊關要道。時下雖只有“微徑可從”,卻也比橫穿沼澤密林,莽原群山,通行要容易的多。故而,曹操先折向西北,再一路向東。直抵白狼山,也就十分合理了。
所以說,城在哪不重要。重要是路在哪。
右北平烏桓王烏延說,白檀城在盧龍塞西北四百余里處,劉備自然深信不疑。
白檀往東,便是田疇所說‘出空虛之地’。白檀往西北,便是陰山東端,后世內蒙壩上高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江都市|
凉城县|
渭源县|
丹巴县|
正定县|
内乡县|
大石桥市|
彭阳县|
南溪县|
天长市|
金秀|
雅安市|
阳信县|
乌兰县|
壶关县|
红桥区|
尚义县|
黄平县|
本溪|
福建省|
海城市|
奎屯市|
沙坪坝区|
茶陵县|
阜阳市|
仁布县|
宜君县|
威远县|
望都县|
平山县|
蒲江县|
通榆县|
桦甸市|
镇江市|
江达县|
新昌县|
华坪县|
象山县|
横山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