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將晏祖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三者的危害,這么做之后對于天下百姓的好處等等,全都一一的清晰列舉,更是列舉了許多對付這三類目標會經常遇到的問題。 這是對內發行,讓手下人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會因為做的事情幾乎被所有人罵而心理崩潰甚至腦子一昏轉身叛亂的。 也是讓手底下的人學會,怎么對各地百姓解說,朝廷為什么要這么做。 滅地主可能還好點,但是滅儒滅佛,那可就不是百姓能支持的了,特別是儒家興盛了上千年,幾乎已經和文化、和學術、和正義、和所有好的東西掛鉤甚至是畫了等號,不止是朝堂之上都是儒家的文官,就連民間,也都是儒家子弟的書生秀才。 秀才老爺可不都是富家大族出來的,相反,絕大多數的書生、秀才,就是百姓中寒窗苦讀出來的。 要滅儒,不說是不是絕了他們的跟,讓他們十年孤苦,甚至數十年的努力都白費,就說是涉及到自己家里、自己親友家的那些書生的去留生死問題,就足夠激起民憤的。 不然在一開始的時候,在晏祖第一次和老爺子說出自己這個想法的時候,就用那位一手屠刀一手古蘭經的異教圣人作比喻舉例。 古蘭經并不重要,那只是一個形式。 屠刀,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能讓古蘭經成為真理的唯一方式。 因此,當初晏祖才飛要點名吳二白來給他做這件事。 倚天世界能做這件事的不少,玄冥二老、趙敏、華山鮮于通,甚至是昆侖何太沖晏祖都相信他能夠做好這件事。 但是惡犬好找,忠心,且能分清敵友,知道什么人概要,什么人不該咬的,卻不好找。 他要的是惡犬,又不是瘋狗。 “……那……” 互相傳閱著翻看完三滅手冊,所有人的想法都震驚無比,但是具體的感覺思緒又各不相同。 唯有俞岱巖,最先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看向晏祖:“不知道公子對于我道門怎么看?” 他是和晏祖簽訂了奴隸契約的,雖然晏祖一直以來都沒有催動奴隸契約控制俞岱巖,但是俞岱巖也知道,自己就是晏祖的奴隸,和其他人,包括晏祖以穢土轉生復活的張翠山、殷素素和郭襄,都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他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也是最先毫無顧忌問出一個重要問題的。 “道門當然不在此列。” 晏祖說著華,身上原本為了配合雪飲狂刀,二和劇版聶風九成相似的白色勁裝,恢復了原本道袍的模樣:“我本就是倒是,又怎么可能滅道?” “更何況,除了少數連道經都不一定會背的假道門,大多數道門,只要你不影響我修仙,不弄得天下民不聊生,無論是對于統治者,還是對于百姓,都沒有什么害處,不會強制你信道,也不會圈占田地放高利貸,更不會不事生產到處化緣違逆人倫……” 晏祖聳了聳肩:“所以,對于到門,特別是那些分數道門的武林門派,比如華山派這樣的,我會整治一番做出一些約束外,不僅不會滅道,還會將道門定為國教。” 說到這里,晏祖想起自己現在的身份,不僅僅是道門的茅山弟子,還是明教的教主,于是看向一旁的楊逍等人:“當然,我身為明教教主,自然也不會忘了咱們明教。” “根據名叫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的功績,以及到時候我對于交易和規矩的一些修改的接受遵守程度,我也會將名叫定為國教,甚至以明教的名字,作為國號也無不可。” 大明啊…… 雖然后來爛的夠嗆,但是不各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如此風骨的大明,如果就這么因為自己連出現都沒出現過,就這么消失了,也是一種可惜。 所以,晏祖不介意在倚天世界建立的國度,依舊叫做大明。 只要明教聽話就可以。 但是如果明教不聽話…… 晏祖倒是不會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用完人家明教,轉手就一刀砍死大殺功臣。 “我會提供幫助,把波斯打下來,讓明教在波斯自己建立一個完全屬于明教的國度。” 反正明教也是波斯傳過來的,那么不如就哪兒來的回哪兒去,直接去波斯折騰去好了。 等到這一代有交情的人都故去入了土之后,如果有需要,再發兵攻打也不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