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這次是第一名。’ ‘并列第一不算。’ ‘哈哈哈哈,不錯,你打破了記錄,上一個最年輕的宗師是五十年前的曹八子留下的,你比他提前了四個月,觀兒,你做得很好。’ 從小都是這樣,他其實不喜歡爭,但家里總是要他去爭,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他不喜歡這樣,但這一次......為了她,他真的想爭一次。 ...... 站在岸邊,正在等候的陳幸環顧四周,他的名次是一,也就是說,他今天第一輪出場。 一萬多名參賽選手,當然不可能一個一個的下水。 否則這樣排下去要排到什么時候,海面上分別用船只固定,就像泳池里的賽道一樣,留下了上百條“賽道”。 只不過每一條賽道之間的距離稍微有那么一點寬。 然后每隔一段距離,越遠離海岸,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漂顏色就不同,浮漂下方離海面的距離就越遠。 一次考核的人數就有一百人。 身后工作人員在每個人腰上綁上信號定位器,同時在腰間安裝上照明裝置,并且在背上穿戴好特質的氧氣瓶。 陳幸注意到有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對目光的感知能力,讓他感覺自己身上仿佛有無數只小蟲子在密密麻麻的爬。 不遠處后方,秦觀幾人結伴而立,望著遠處陳幸的背影。 “煉體武者在這一關很有優勢。”秦觀說道。 “是有優勢,不過在九星境之前就煉體,也太浪費精力了。”后面穿著西裝的黃雪巖惋惜。 在他看來現在煉體是不劃算的,他如何不知煉體的重要性,但他覺得還是在實力達到瓶頸,短時間實力難以突破后,再嘗試另外一條路更好。 人的精力有限,應當力圖在短時間里盡量修煉到更高的境界,不然兩條路都嘗試走,這樣的結果就是哪條路都走不好。 像這陳幸就是最好的例子,要是此人不修煉外功,或許都有機會步入九星境了吧。 等到時間到臨,陳幸直接走進海里。 海水沒過頭頂,周圍的水從透亮,再到昏暗,最后光線越發晦澀。 陳幸發現海底的地面是階梯狀,一層一層,大約每隔十米就會有一段斷崖式下跌的“懸崖”。 每往前走十米左右,深度就會增長二十米左右。 聽沈家說這是自然形成的地貌,只是這般有規律,真的不是人為的? 海底壓強雖然在不斷增加......但對陳幸來說,這種程度的壓強完全在可承受范圍內。 外界,海岸線上,一個豎起的立標大屏幕上,有一個高空俯視視角的特殊畫面,畫面里海岸線被劃分出了密密麻麻的一條條橫線。 只是這橫線并不是完全筆直的,而是有些彎曲。同時在畫面中有許多紅色的小光點。 每一個小光點代表的都是選手目前所處的位置。 第(2/3)頁